次韵诗相关论文
杜甫作为中国的伟大诗人,不仅对我国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还传到韩国,并在韩国广泛传播,对韩国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杜......
注诗写诗寄深情──评陶今雁《唐诗三百首详注》及《今雁诗草》遥岑一最近,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陶今雁的《唐诗三百首详注......
次韵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唱和的一种形式,它兴起于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手中,因其用和原唱诗歌相同的韵脚的要求,次韵诗在难度上......
朝鲜诗人申钦所作《次陈子昂(感遇)三十六首》基本上继承了陈子昂《感遇》诗的主题思想,其主题集中鲜明,较之陈子昂,在主题范围上有所缩......
笔者在研究宋代著名的中原故家——真定韩氏家族的过程中发现,故家成员之间诗歌酬唱非常频繁。由于政治、婚姻、文化等诸多层面的......
<正> 毛滂是苏轼重要门人之一,是“敌手一时无复在,赏音他日更难期”(苏辙《读旧诗》)的北宋末年文坛,他可算诗文词俱佳的璀灿之星......
【正】 嘉祐四年(1059)十月至嘉祐五年(1060)二月,三苏父子沿岷江、长江舟行南下至江陵,然后再陆行北上至京,他们曾把途中所作诗文......
<正> 据米芾《西园雅集图记》,元祐二年(1087),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等十六人聚集于王诜西园谈诗论道、挥毫泼......
"次韵诗"是宋人诗集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数量巨大,却也最为人所忽视。但从艺术层面来看,在"韵"的严格限制之下,"次韵诗"产生了一些......
唱和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体例。唱和诗在体裁和题材方面都较近似,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同类文学作品......
饶宗颐是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书画家,《长洲集》是他于1960年新历除夕在香港长洲岛时遍和阮籍咏怀诗而创作出的......
唐代和诗的演变论略赵以武在中国古典诗坛上,和诗怎么写,中唐以前与其后,情形是大不相同的。中唐以前,从陶渊明到杜甫,和诗是和意不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