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矿山》相关论文
<正> 吉林大学于一九八三年五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长春市长白山宾馆召开了萧军创作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四川、福建、湖南......
<正> 萧军(1907—1988年),原名刘鸿霖,笔名三郎、田军等。辽宁省锦县大碾乡下碾盘沟村(原属义县)人。1907年农历5月23日生,7个月后......
<正>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七日下午二时,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文艺界在文昌街省图书馆三楼小会议室,为萧军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萧军的三部长篇小说建构了不同的地理空间,并且形成了相匹配的叙事结构和主题思想《八月的乡村》以旅途为空间确立了链条式结构,展......
<正> 以《八月的乡村》奠定其在中国左翼文坛地位的萧军,是一位有着独特艺术风格的老作家。他的文学生涯经历了漫长的五十年的时间......
30年代,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抗日怒潮席卷全国的历史背景下,“东北作家群”崛起于文坛。当时,一批关外青年作家,流亡到左翼文坛......
作为一种地域文化,“黑土地文化”已经成为东北文化的特指。所谓黑土地文化,是指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财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