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相关论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文化遗产领域具有全球影响的重要公约之一。该公约的通过,既有《老鹰之歌》"不眠广场"等关键事件......
我国自2004年8月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陆续颁布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
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文化与社会变迁过程,在现代化过程,往往伴随着人们的心理和价值观的变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002年10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大会通过了以保护亚太地区无形......
一、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在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作出明确定义的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联合国......
根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坚持人类社会可持......
近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成为文化领域的热点,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剧是四川地方传统戏剧的瑰宝。根据联合国于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传统表演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
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量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
一、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世界文化遗产通常分为两大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遵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现有的保护人权和原住民权利国际标准文书的精神而制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核心工作之一。从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书》、2001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精神瑰宝,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它却日渐剥蚀,以至于失传。鉴于此。国际社会于2003年签署通过了《保护非物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课题,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全国人......
发展问题虽是联合国的支柱性议题之一,但文化对发展的促进作用并非自始就得到认可。长期以来,肯定与否定文化多样性价值的观点同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次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一项以弘扬和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坚持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
自从2004年中国政府签署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已10年有余。10余年的时间,不论是学术......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我国的昆曲艺术入选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随后,我国的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正>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制定通过已有数年,但是有关该公约的争论一直存在。因此科学地对公约进行评述和解读实属必要。首先《公......
<正>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
翻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向全世界翻译传播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
1.德育功能。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育人因素,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
<正>在"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研讨会上,好几位同人都提到民俗学学科的大前提问题。我也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每一门学科,毋庸置疑,都......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的重要国际性法律文书,是缔约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协定,也......
期刊
2005年10月,在西安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15次大会是该组织成立40年来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成员大会。会议通过的国际性文......
当代文化转型激活了中国传统资源,也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热潮。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
<正>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上,中国申......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独特的存在方式以及所需的保护模式而成为独立的保护对象。出于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在......
人类和动物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动物不但是人类重要的衣食来源,也是日常的生产、交通工具甚至是家庭陪伴,参与......
自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立并推广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已经从一个陌生拗口的新词,变成了几乎家......
中华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苏和振兴,必然使中华文化的活力......
<正>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开始,学界陆续出现建立"文化遗产学"的呼声,然而对于这门新兴学科的性质与定位、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根据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
<正>以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三大史诗为代表的民间文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各民族以其民族语言和地区方言讲述......
<正>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存在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是对文化生态保护的概念、学理的理解,其二是在文化生态保护方面要采取何种方法、措......
由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起草者对性别平等的认知立场迥异,导致这份2003年出台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性文书出现了性别......
<正>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在历经风雨沉伏后的历史积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为后人留下了蔚为壮观的文化遗产。2001......
本文描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存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政策与实践的差异。本文也解释了当前流行的文件即2003年《......
相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在全球化强势推进的大背景下,文化标准化、武力冲......
<正>随着昆曲和古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国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已不再陌生。随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