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相关论文
19世纪中后期,以波德莱尔、瓦雷里等为代表人物的象征主义在法国盛极一时,之后又走出法国,传播至美洲、亚洲等地以及欧洲其他国家,......
李金发《弃妇》、海子《九月》、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都抒发了人生孤独之感.但所用的象征物各不相同,从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加以分......
本文通过对侯曜的早期影片《弃妇》的叙事手法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指出该片的创作思想受到了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与《人民公敌......
主要通过作家的情感经历来分析中国现代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品《弃妇》,欣赏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和深刻的意蕴,阐释其象征意味,为读......
<正>吟咏"弃妇"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常见现象,其中以"弃妇"为篇名的随处可见,比如曹植的《弃妇诗》、顾况的《弃妇词》、万德躬的《......
李金发的《题自写像》中有一幅诗人自画像,《弃妇》则塑造出一位无助、绝望的"弃妇"形象,两者相互暗示、生成,其现代意义则主要源......
在《弃妇》一诗中,李金发对身处传统与现代夹缝间的弃妇的生存境遇予以深切关注,展现了其由痛苦走向抗争、由抗争走向逃避、由逃避......
<正>一行诗或一首诗如果写得精到,那么它必是来自于灵魂深处赤诚的呼唤与倾述,是语言美学的最高体现。李金发的诗歌形式在当时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