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序》相关论文
摘要:《文选序》是萧统编选《文选》所作的序文。《文选序》集中了萧统的主要文学观点,在文论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萧统的文学观集中......
《文选》的编辑宗旨是"选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便来学之省览"、"作为辨析文体、指导写作的范文"、"为宣传萧统的折衷派文艺政策服务......
影响<文选>成书时间研究的要素是:<文选>所录作品的下限以天监末年为断;<文选序>反映出萧统在<文选>编纂及编纂完成后的心情轻松闲......
《文选序》“以时代相次”云云,是就《文选》之实际情况说的。因之,考察其所指如何,必须回归《文选》本身。《文选》“类分”后以人为......
关于《文选序》与《文选》存在诸多不合之因,徐华先生之“再审视”认为主要源于二者根本立场的游离、梁武帝的多重影响和昭明太子......
自魏晋开始,文学的审美娱情属性逐渐得到认知和强调。至齐梁时代,此观念一时成为主流,这在昭明太子萧统所撰《文选序》及其弟萧纲......
<正>《文选》,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故又称《昭明文选》。不过,按照当时的通例,达官显宦编著的书多出自门下文人之手,至少有门下文......
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审美和教化双重价值,二者之间相辅相成,难舍难分。《文选序》和《陶渊明集序》前者强调文学的审美价值,首次提出“能......
<正> (一) 《隋书·经籍志·集部》论到总集成立的背景时,特别提到建安以来“辞赋转繁”的情况。这对于总集的编制来说,就有必要根......
袁行霈以文学自觉进化论将有关文学自觉的时代之争暂时终结。他认为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自觉的追求"是文学自觉的一条重要标准。在......
<正> 我三年前曾写过一篇《“昭明太子十学士”说》,作为首届《昭明文选》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载在《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吉林......
<正> 一日本汉学家清水凯夫教授在《<文选>编纂实况研究》一文中提出:昭明太子并非《文选》编纂工作的实际主持人,“太子亲信刘孝......
《文选序》是研究《文选》选文标准的重要文献。《文选》的选文标准反映了作者及那个时代的文学思想与文学观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文选序》分三个层次阐说了怎样对待《文选》的选录标准问题:首先,要区分“选录范围”和“选录标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次,分析“事......
自梁萧统编辑《文选》以来,至隋唐而成显学。先有李善注本,后有五臣注本。至宋以后,为学习方便,又将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并,遂成六臣注本。......
对于《文选序》中"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理解历来存在分歧,这也影响到学界对萧统选文标准、文学兴趣等方面问题的看法。因此,......
<正> 梁昭明太子肖统所编的《文选》作为现存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总集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已为人所共知。然而,关于昭明在《文......
从始点或岔口处辨路向,就原典本身察是非,这不仅是《文选》成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考察相关问题之殊为切实的方法。以此......
《文选序》与《文选》不论涉及文体之类还是文体之名,均不尽相同。由于《南史》载“蜡鹅”事发,“太子迄终以此惭慨”;唐代以还有......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其编纂思想和文学观念在《文选序》中有明显的体现。本文认为《文选》的文学思想明显受到《周......
《文选序》与《文选》间存在之种种“扦格”,均属正常现象。据这些“扦格”以断“《文选》是刘孝绰丁忧前匆促编成,所以编次去取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