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相关论文
(6)《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三幕乐剧,1865年首演于慕尼黑)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比《众神的黄昏》晚动笔6年,首演却早11年。这部被......
本篇论文通过瓦格纳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特罩斯坦与伊索尔德》来探索这位伟大作曲家对于传统音乐的改革和对于现代音乐的影响。......
学位
本文以西方音乐史为基点,对于整个西方音乐史与音乐叙事的关联作以概述并以浪漫时期将音乐、诗歌、戏剧结合得最完美的歌剧作曲家......
学位
德国伟大的词曲作家理查德·瓦格纳(1813—1883)以其非凡的文学和音乐素养以及对传统歌剧的改革精神,创作了在西方音乐史上众多歌......
大都会歌剧院2016-2017演出季有着许多令人期待的演出,包括新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百年来第一位女性作曲家的作品,女高音蕾内·......
理查德·瓦格纳是十九世纪重要的歌剧作曲家和理论家。他掀起了音乐史上第三次歌剧领域的争论,他一生主要致力于歌剧的改革与......
德国歌剧大师瓦格纳可谓是歌剧中的哲学家,其作品展现了伟大的德意志精神。青年时期的他倾向于德意志的社会革命,同时深受费尔巴哈和......
终于要写《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了。是的,理查德·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那还是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文革”时期,一......
<正> 于润洋先生对《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一文,将一部一百四十多年前的音乐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今年香港艺术节中,2011年3月18日由莱比锡歌剧院、莱比锡布业大厅乐团演出的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亚洲首演).不论是导演的......
期刊
【正】 三、美学本质的比较 如果我们在作品产生的背景里难以找到解释不同艺术风格的答案的话,那么就应在作者意识中较为接近创作......
笔者通过研究到目前为止发表的有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文章发现,大多学者的研究重点是放在了介绍瓦格纳的生平、《特》剧的歌......
于润洋先生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分析》一文堪称是音乐评论的典范,将对音乐学的本体分析放在了作曲......
期刊
什么样式的歌剧,既缺乏富丽堂皇的舞台布景与美轮美奂的服饰,又没有曲折动人的情节与扣人心弦的舞台表演,但却能让观众驻足屏息长......
世称“二十世纪的巴赫”的欣德米特,以其高超精致的对位技巧和创新的和声体系而享誉世界乐坛,我将以欣德米特调性理论体系作为理论......
本文从聆听《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感性体验切入,以"时间悬停"为关注核心。文章共分七个部分,以同心圆的结构,从聚焦前奏曲核心......
<正>一浪漫主义艺术的兴起带来了跟,古典主义完全不同的观察视角。如果说在古典时期,艺术作品的观察角度首先设置于自身之外,通过......
引言:与国家大剧院经常上演的现实主义传统制作不同,执导此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波兰导演特雷林斯基领衔主创团队对歌剧原作......
期刊
前奏曲响起,大幕上投出一个雷达屏,向四周搜索着。随后,画面转为潜望镜,依次呈现出这样一些影像:波涛中的军舰、Et食、树林、城堡、海军......
期刊
引言:与国家大剧院经常上演的现实主义传统制作不同,执导此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波兰导演特雷林斯基领衔主创团队对歌剧原作......
期刊
<正>《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奉献给世界的一部经典歌剧。这部"乐剧"脱胎于12世纪德国诗人斯特拉斯堡(Gotffried......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作为瓦格纳乐剧创作的巅峰和西方音乐史上里程碑之作,它表现了作曲家对男女主人公追求自由爱情的颂扬。由......
学位
前言1993年,于润洋先生发表“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文章,刊登于《音乐研究》。这篇文章一度被认......
<正>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十九世纪浪漫派后期的德国著名作曲家,而且不仅是一位音乐家,同时也是位诗人、剧......
一、回顾和声技法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之间、“传统”与“近现代”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形成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和声“到顶......
<正> 德国作曲家理查·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一生创作了十三部歌剧和音乐剧,其中以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本文通过对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的和声分析,试阐明其和声在调性思维发展中的“里程碑”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瓦......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瓦格纳歌剧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更是歌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无关乎台本的生动与否,光是这扣人心弦......
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瓦格纳的重要作品。本文通过对此部乐剧代表作从创作背景到音乐形态的全面分析并与传统进行比较,使......
期刊
<正>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及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中的和声在西方和声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代表了西方和......
通过分析于润洋先生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一文,提出关于音乐分析学科发展的建议。......
期刊
<正>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一文写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于润洋先生为了提倡一种与过去不一样的音......
西方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中不乏许多里程碑式的音乐家及音乐作品,不少音乐家在继承前人音乐的基础上又进一步......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文学家和指挥家瓦格纳在音乐史上是以歌剧改革者的面目出现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瓦格纳经久流传......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历史发生了重大改变,大部分青年人和知识界的学者已经逐渐从迷惘中走出,进入了反思、探索阶段,这同样......
期刊
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由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这部歌剧也是瓦格纳乐剧改革过程中最能体现他音乐个性的作品。虽然许多......
<正>2013年5月22日是理查德·瓦格纳诞辰两百周年纪念日,我们不妨借此机会细察他最完美的乐剧杰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部音......
<正> 究竟如何去分析一部音乐作品?这一直是音乐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瓦格纳这部作品的音乐学分析,对这个课题做一......
<正> 音乐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在完成对音乐本体的艺术结构分析之后,让我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一部比较严肃、深刻的音......
<正> 瓦格纳的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下简称《特》剧)和德彪西的歌剧《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下简称《佩》剧),题材酷似却风......
【正】偶尔,非常偶尔,会出现一个天才。他超越世人所知的通常规律,天马行空,令人敬仰、感叹而无从模仿,无从评说。比如莫扎特,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