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弦乐四重奏》相关论文
本文通过对罗忠镕<第二弦乐四重奏>的序列组成、使用及曲式结构的分析,揭示了这部作品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和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结......
<第二弦乐四重奏>(Op.48,以下简称<第二>)是罗忠镕先生1985年在德国访学期间运用五声性十二音的技术语言创作的室内乐作品,在欧洲......
利盖蒂的《第二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968年,该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作曲家将"音色—音响"提升为核心的结构元素,通过对"音色—音响"的精心......
《第二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968年,是利盖蒂创作成熟时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汇集了他独特的音乐语言与创作技法。该文试图以《第二弦乐......
<正>神秘的功夫钢琴大师伊沃.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在上海的一个音效欠佳的场地开了一场独奏会,把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
<正>卡特1908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纽约家庭。他孩提时大多数在欧洲生活,双亲鼓励小卡特有自己的音乐爱好,并提供钢琴的早期教育。在......
<正>当前,国内在对待20世纪音乐的问题上,很多人依然是以"不能接受"、"不可理解"和"不去主动感知"的观念或态度去对待。这一方面或......
<正>三、音响形态的多样化施尼特凯四部弦乐四重奏中丰富的音高组织及其灵活的延展方式,非常充分地反映了其音乐创作的技术特征及......
文章围绕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的《第二弦乐四重奏》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求说明作品中的主题在音乐发展过程中的整体把控,作品的音画场......
<正>"速度对位"一词近来频繁见诸于一些音乐学术期刊杂志和书籍中。据粗略查阅,目前"中国知网"学术文库中应用该词的文章(包括硕士......
【正】 “我是用十二音写的,并且采用中国‘十番锣鼓’所特有的“节奏序列’。……这首作品架子是搭起来了,只是恐怕还得花百分之......
里盖蒂的《第二弦乐四重奏》作为他成熟时期的一部作品,其音乐风格鲜明而富有个性。作品中色彩斑斓、丰富多变的音响色彩是推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