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尼特凯相关论文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作为活跃在二十世纪晚期的他正赶上了这时期各音乐风格、流派和作曲技法之间大......
施尼特凯是20世纪后期一位杰出的俄罗斯作曲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形式多样的音乐作品,为他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施尼特凯的音乐世......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复风格”的创作手法是他最具特色的写作手法之一,而这部《第一大协奏曲》则......
作为前苏联闻名于世的作曲家之一,施尼特凯的中提琴协奏曲创作主要诞生于1985年,也是二十世纪十分杰出的中提琴演奏作品之一.该作......
【摘 要】本文通过对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童话》的分析,从主题、调式调性、织体和体裁四个方面阐述了作品中的复风格,并展现了复......
施尼特凯的作品《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978年,正值其新风格时期,此阶段他把轻音乐与严肃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多种音乐......
施尼特凯是音乐风格比较突出、音乐研究成果杰出的俄罗斯当代作曲家及音乐理论家,现基于对其人、其作品的基本分析,以《第一钢琴奏......
微复调原本是利盖蒂在20世纪60年代初首先运用的一种复调织体,作为他的同时代人,施尼特凯迅速将这一技法吸收到自己的“复风格”作......
施尼特凯是一位有着犹太血统的俄罗斯当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本文将以他的《第一钢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从十二音音高组织、音集......
实际上,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这里一直不曾演奏过索菲娅·古拜杜林娜(1931—)的作品。无法找到那时她的乐谱和唱片。可就在这同......
在莫斯科留学的日子里,我听过许多音乐会。而在苏联当代作曲家的音乐会中,印象最深的是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作品的演出。对于中国......
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与托马斯·曼的天地──瓦莲金娜·霍洛波娃和作曲家的交谈及其评述李应华译译者的注:本文原载于《音乐生活》......
<正> 大提琴家亚历山大·伊瓦什金(Alexander Ivashkin)的观点 与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的第一次相遇至少可以追溯到1965年我学生时......
《安魂曲》是施尼特凯的一部重要宗教作品。在这部作品里,施尼特凯应用多种复调技法和复调结构类型,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可......
<正>《钢琴五重奏》创作于1972~1976年间,是为纪念作者的母亲而作,也是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凯(Alfred Garriyevich Schn......
<正>二、音高组织的多元化及延展音高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元素之一。在任何具有音高的音乐作品当中,各种不同的音高都是依照一定的规......
<正>三、音响形态的多样化施尼特凯四部弦乐四重奏中丰富的音高组织及其灵活的延展方式,非常充分地反映了其音乐创作的技术特征及......
本文选择施尼特凯《第二小提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从音高结构特点入手,通过对作品基本结构成分、基本结构成分与派生体的相互关系......
期刊
<正>在心理学、美学领域的"格式塔"理论强调:经由知觉活动组织而成的经验中的整体,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树的结果,而不是客......
<正>传统"功能性思维"的借鉴同大多数作曲家一样,施尼特凯喜欢欧洲古典与浪漫时期的音乐,但是他"痛感到不能按旧的方式"[2]去写作......
面对后现代音乐作品,感性评价容易停留在表面现象,流于肤浅;而理性分析又往往将作品统一到一个结构模式,陷于牵强。由于感性与理性......
施尼特凯在经历了序列作曲和先锋派音乐比较理性的创作阶段以后,从20世纪70年代起,对俄罗斯音乐的发展以及个人的音乐创作进行了反......
文章以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的《第三大协奏曲》为研究对象,以感性体验的方式切近音乐作品,对该作品的五个乐章分别进行感性描写,......
施尼特凯作于1988年的《第四大协奏曲》,也即是他的第五交响曲。这部作品虽也有独奏组(双簧管、小提琴与羽管键琴)与协奏乐队的大......
本文以施尼特凯《第二大协奏曲》为研究对象,以无乐谱的方式尝试对其进行感性分析,并完成该作品的音乐学写作。进而,对复风格、感......
"复风格"技术是施尼特凯音乐的基本技术手段和主要音乐风格,施氏"复风格"技术的一般特征包括:"传统"拼贴材料与"现代"表述方式的统......
施尼特凯因"复风格"而闻名于世。作为贯穿其"复风格"创作历程的室内乐作品是集中体现作曲家"复风格"创作思维的重要领域。本文选取......
<正>"我们感谢艺术,因为她从不间断地叙述着为何不能对这个世界和人进行简单的逻辑定义"①。——施尼特凯一、导言施尼特凯是20世......
“安魂曲”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属于一种特殊的宗教体裁,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体裁也在各个时代的作曲家手中不断发展并逐步完善、创新......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从施尼特凯复风格创作分期、原则和成因这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第二部分以他的《第一交响曲》为......
20世纪中后期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施尼特凯,以其开创并发展的"复风格"创作技法著称。《第二钢琴奏鸣曲》是作曲家晚期较为成熟的三首......
文章主要阐述了俄罗斯作曲家施尼特凯《室内乐古典套曲(钢琴与小提琴)》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五个不同场景中的画面效......
施尼特凯《第三弦乐四重奏》是其走向"复风格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作品中主题的形成以及发展正是依靠所引述的拉索、贝多芬作......
<正>音乐曲式的个性化现象在不同角度的体现由来已久。19世纪的曲式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当时真正的个性化曲式终究是罕......
<正>在莫斯科的朋友圈里,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被亲切地称作阿尔弗。在俄罗斯,这个昵称听起来还很含混陌生,似乎在苏维埃莫斯科的......
作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之一,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的音乐中时常表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同一部作品中并存着多种在年代......
20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1934—1998)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他晚期......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具有代表性的"复风格"手法创造出了其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之下不同的、独特的音响效果。在纵向音高上,作曲家多......
这篇论文是前苏联作曲家施尼特凯于1971年10月在国际音乐会议上所做的学术报告,虽然时过境迁,但仍然对我们了解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
<正> 卓越的俄罗斯作曲家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1934— )在国内和国外都负有盛名。他那美妙卓绝、充满深刻哲理的音乐得到了真正的......
<正>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的创作以"复风格"著称,所谓复风格,简而言之就是在一部作品中同时存在两种以上不同的音......
<正> 拿《第一小提琴奏鸣曲》作话题,来说施尼特凯,一定不典型。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 )可是当下世界乐坛上具有广泛影响的作曲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