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的组织》相关论文
卞之琳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他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现代诗派中汲取营养,将中国古典韵味与西方哲理思辨......
卞之琳<距离的组织>向以用心潜藏而令人难以飞越它的时空跨度,其审美追求的深度朦胧决定了诗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多义性以至丰富......
<正> 卞之琳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杰出诗人。二○○○年十二月二日,这位荣膺中国终身成就奖的诗人,突然以一种飘逸的姿态远离尘世而......
千年诗国的瑰丽光芒从来就没有在“死文学”的判决中黯淡,闻一多早在1923年就提出“要做中西艺术结婚产生的宁馨儿”。卞之琳对中西......
随着文化中心向上海的迁移以及现代都市生活对诗人的影响 ,以“自然”为本位的诗学传统发生了变化 ,从“俯视”到“近观”都市 ,日......
卞之琳与后期象征主义李怡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是中国现代派新诗最主要的代表。如果说中国现代派最显著的特征是将西方的象征主......
<正> 滥觞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并于三十年代蔚为风气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经过长时期的中衰之后,又以新的姿态和声音崛起于中国诗......
郑愁予《错误》①郑愁予(1933—),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南,生于山东,1949年随父去台湾。1954年发表《错误》一诗,一举成名,成为台湾“......
<正> 中国新诗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在挣脱传统诗歌文言用语和韵律形式束缚的要求下,接受西方现代诗歌影响而进行创造的。当它脱离了......
<正> 卞之琳先生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建树,他的诗创作、译诗和诗论,对于诗坛都有着重要影响。毫无疑问,他的诗创作是新诗的一份......
【正】 中国新诗在30年代崛起了一个“以智慧为主脑”的主智诗潮,被称为“新的智慧诗”。卞之琳更是这一诗潮的突出代表,他在30年......
<正>"当我们赞扬一个诗人,我们关注的是他作品中与别人最不相似的部分。在他作品的这些方面或部分中,我们自称找到了什么是个体的,......
本文认为卞之琳的诗歌具有一种反传统倾向。诗人通过“知性上的探险”,冷隽的非个人化抒情和“淘气”的智慧挥发等诗学策略的选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