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明灯》相关论文
鲁迅的不同时期的两篇小说《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中有一个突出特征,即狂人叙事。《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月光下觉醒,而《长明灯》......
《长明灯》是鲁迅在《彷徨》文集中的一篇小说,许多对文本研究的文章大多是把被启蒙者总体划分为一类,进而对启蒙失败进行的反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鲁迅在小说《彷徨》的书前题词,这句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诗正是鲁迅先生在1925年前后的座右铭......
《长明灯》作为鲁迅“彷徨”时期的一篇小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对五四时期他所信奉的生物进化论的批判性总结,而且还直......
学术界对《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中的“狂人”形象都做了深入的挖掘和丰富的阐述, 但研究者对此两部作品不是一概论之, 就是并列......
<长明灯>作为一个关于空间的寓言,不仅揭示了人物活动场景的文化意义,同时揭示了与这些场景相对应的言说主体位置及价值体系的意味......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先生塑造了一系列思想启蒙者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疯子”、《药》中的“夏......
“空间”不仅是人物生活的场景,而且意味着文化的建构;不仅是一种方位参照体系,还是一种价值意义生成的载体。鲁迅的《长明灯》是一篇......
【正】 俄国杰出作家迦尔洵(1855—1888)的短篇小说《红花》和鲁迅的《长明灯》,主人公均为偏执狂型的精神病患者,他们全都拚力去......
<正>鲁迅在创作《彷徨》时,尽管情绪比较低落,但《彷徨》里的不少作品仍然延续了《呐喊》的文化批判精神,也可以说,启蒙依然是他创......
<正>《长明灯》和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一样,着重抒写的是面对庸众的先觉者的悲衰,表现着作者明白、热烈的反对封建传统......
本文以《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为中心,考察在作为文化时间范畴的1918年到1925年,鲁迅深陷于文化重复之困境,如何借助于小说叙事......
<正> 在鲁迅小说中,《狂人日记》与《长明灯》两篇是比较特殊的。这不仅表现在它们与其他诸篇的不同,而且还表现在它们之间的多处......
<正>《长明灯》创作于1925年2月28日。此时的鲁迅正从北京砖塔胡同搬到西三胡同绿林书屋,刚搬入还没有通电,鲁迅在煤油灯灰暗的灯......
迷信是一种对事物错误的认识思维方式,迷信不要求怀疑精神和实证精神。《长明灯》中民众的迷信心态显现出了国人灵魂中的痼疾,医治......
<正> 继《狂人日记》发表后的七年,即一九二五年三月,鲁迅又发表了小说《长明灯》。这篇小说问世不久,“革命的前驱者”李大钊立即......
<正>一鲁迅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对"病态人物"的塑造。学术界的鲁迅小说研究从初期即挖掘其精神实质,例如傅斯年评论道:"鲁迅先生......
《长明灯》固然启蒙了国人思想,但如果想深入研究这篇作品,有必要走进响彻着"熄掉他"和"我放火"的启蒙思想背后,走进吉光屯,仔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