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相关论文
土壤碳库作为全球碳循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冻土区土壤碳库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碳库,气候的......
地表反照率是影响地表辐射收支与能量平衡的重要地表物理参数,是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以三江源为案例区,基于20......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全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命脉,且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公......
垃圾等环境问题嵌入个人的日常生活,垃圾的产生和处理、人与垃圾的关系等是目前环境社会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从环境社会学微观视......
基于1961-2020年三江源地区21个气象观测站点逐日冻土深度、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季节性冻土冻结初始日、融......
[目的]分析三江源植被覆盖变化趋势,掌握三江源生态环境状况,为三江源后期生态建设项目的宏观布局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
三江源地区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科学认知三江源地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
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成立,一方面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对居民的思维方式也起到了一定的改变作用。公园内的大多数居民原以......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表征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本文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
期刊
三江源地区位于地球“第三极”,号称“江河之源”、“中华水塔”,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的地位举足轻重。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位
三江源地区作为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其生态保护实践和研究经验对我国国家公园大规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历时性、整体性视角对......
利用1961—2020年三江源区23个国家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资料,通过划分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和19......
利用随机踩踏法采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型大型真菌标本700余份,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该保护区内大型真菌资源进......
社区参与是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途。为了解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社区参与行为现状,给青海省的国家公园建设提......
已有研究表明,最近几十年来三江源区域整体上有变“湿”的趋势,但其变化的可能机制还存在不确定性。本文首先基于逐日降水观测资料......
冰川为人类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资源与服务,产生了重要的生态经济效应。由全球变暖导致的山地冰川退缩将从根本上改变未来人类福祉,......
本文主要利用1980/1981~2014/2015年三江源地区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1961/1962~2016/2017年CN05.1格点化降水资料和再分析资料,研究......
“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起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在中国的水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发挥着......
以三江源东部河曲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1991—2015年气温、降水、潜在蒸散、湿润指数和牧草产量变化特征,探讨了地区干湿状......
为解决三江源区“黑土山”草地植被恢复问题,2019年起在达日县开展黑土山阴坡和阳坡牧草品种栽培试验。以青藏高原正在栽培驯化和......
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也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随着气候变暖,三江源区冰川变化加剧,因此对三江源冰川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著名河流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不仅孕育了亚洲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亦是现代文明得以延续和可持续发展......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具有明显的水源涵养、保护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的多......
兴海县三江源生态移民采用本地临近安置模式,这种安置模式相比跨县甚至跨州异地安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生计模式、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