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孤岛”相关论文
从八一三战争结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上海对外贸易在经历短暂萧条后迅速恢复和发展.由于战争环境的影响,这种贸易呈现出了与以......
上海沦陷后,日军试图以新闻检查来控制当地报纸,但爱国报纸相继以停刊、“洋旗报”复刊等形式进行抵抗。在汪伪政府到达上海后,报......
本文通过对上海“孤岛”时期华商股票市场的发展原因的深层分析,揭示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证券市场发展的曲折历程,也为今天我国证......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国民政府西迁,大批文化人士也相继离沪,一部分留下来的爱国文人,利用上海"孤岛"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创办抗战......
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弗密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研究聚焦于翻译目的的选择上,认为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从八一三战争结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上海两租界沦为"孤岛".在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庇护下,上海"孤岛"与国内各埠间的贸易得......
1937年11月11日,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宣告上海沦陷,自此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孤岛”局面正式形成。上海“孤岛”因其......
八一三战争结束,上海两租界沦为日军围困下的"孤岛".此后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由于沪日双方都对对方市场有所需求,上海"孤岛"与日本......
徐铸成是我国著名的报人、新闻记者、评论家,在他从事新闻工作的一生中,新闻评论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词。在上海"孤岛",《文汇报》自1......
"孤岛"时期的联谊会主要有"华联""银联""益友""保联"和"职妇"等,1938—1939年是其音乐活动的鼎盛时期。联谊会以"提倡正当娱乐"为......
上海"孤岛"时期,胡愈之等创办"复社",以"促进文化,复兴民族"为宗旨。本文分析介绍复社成立的缘由、组织结构及其性质,并以《西行漫......
八一三战争结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上海两租界沦为"孤岛".在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上海"孤岛"与大后方的贸易得以延续,并对当......
传统的对于“孤岛”(1937.11.12-1941.12.8)文学翻译的研究,往往关注“孤岛”逼仄压抑的政治环境,然而事实上,政治绝不是影响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