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社相关论文
社会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已有时日,但有影响有实质性推进作用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翻译如何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如何在冲突和战争中......
<正> 在我国传统剧目中,颇有一批类似于《茶花女》那样的作品。可是它们长期罹难,而发难者就是康生。此人政治品质极为恶劣,翻手为......
柳树、柳枝作为常见纹样,明清瓷器上有大量的存在,它们一般在画面中起背景性的配角作用。但在明末清初的一些瓷画中,柳树竟成了画面的......
《书屋》2016年第8期刊出潘建偉的《顾随〈木兰花慢〉辨正》一文,文一开头即引顾随的《木兰花慢》词:“……下士从教大笑,笑一声似蝇......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苏州承天寺僧人达始(字君慧)从井底挖得一铁函(即铁箱),内密封一部《心史》,此书世称《铁函心史》或《井中心史》。《......
《桃花扇》中的女主人公李香君在爱情上追求志同道合和真情真爱,在性格中展示出倔强刚烈与淫威不屈,在精神上表现出自我牺牲与爱国......
幽兰,生于空谷,在最贫瘠的岩石悬崖之间,也照样绽放芬芳,清新淡雅自悠闲,雅致无尘大自在,超凡脱俗神韵来。 绍兴自古便为兰花之乡,兰花......
也许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万历十五年》和《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是不能归为一类的。但是,就它们......
试论《桃花扇》的人格意识孙丕文汤国梁孔尚任历十余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而成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名著《桃花扇》,借李香......
顾炎武与《日知录》 顾炎武(1613—1682)是苏州府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此时的顾......
顾炎武(1613-1682)不仅学问厚,而且气节高,为后人所景仰。为了反清复明,也为了著书立说,顾炎武从45岁开始北上游学,25年在外闯荡,没有衣锦......
明清易代之际,明崇祯朝、农民政权、南明政权、清顺治朝等各个政权都特别重视开科取士,较大范围地选拔士子,并随着时势发展及政治......
在中国,知道“尼姆·威尔斯”(Nym wales)这个名字的人可能不多,而提起“海伦·福斯特·斯诺”(Helen Foster Snow)这个名字,就会有不......
一叙论 明季奴变,这一件事,正史上谈到的很少,就是许多史家也不注意。先师梁任公先生中国交化史社会组织篇阶级下说:“奴变一役遍......
在谈到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反腐败时,许多文章引用过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对话。近日有文章谈到,类似内容的毛泽东谈话有好几次,比如......
《西行漫记》中译本是一九三八年一月在上海出版的。当时,胡愈之同志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采取群众自己组织出版、发行的办法,用“复社......
《沧浪诗话》针对江西诗派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由此涉及宋诗具有普遍性的弊病,并推陈出新,......
1979年4月在北京中山公园兰室由四月影会主办的《自然·社会·人》展览后,我从文物出版社调到中国新闻社摄影部工作。那时中新社在......
复旦人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有一句话:如果遇到不平之事,第一个跳出来与人打架的一定是朱杰人.朱杰人也承认,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知我......
今年4月22日,应华东师大出版社之邀,参加了他们复社30周年的庆典活动。这家出版社30年来,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事业上的"三级跳",2011......
侯方域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之一.他家世显贵,名列“明末四公子”,诗名早著,文章意气,为世所宗,又是“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侯方......
淞沪会战后,上海虽沦为孤岛,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方抗日力量在孤岛租界中重新集结,开启了以笔代枪的新战斗.这其中,以胡愈之先......
随着晚明时局的恶化,文人社团介入政治越来越深,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东林书院和复社、几社.几社虽与复社并驱......
杨文骢,字龙友,明末文学家、书画家,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诗文作品主要收录在《山水移》和《洵美堂诗集》。......
复社作为晚明最大的社团,其始成立,因由文学上的文体论争,形成了“务为有用”的复古宗旨。复社成立后的社集,则夹杂了政治的因素,......
摘 要:明末岭南诗人黎遂球致力于重振南国诗风,与陈子壮等倡复南园诗社,世称“南园十二子”。本文根据相关文献,举述其一生与复社成员......
《复社研究》由苏州科技学院中文系丁国祥副教授著,江苏凤凰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全书50余万字,是国内研究复社的第一部专著。......
东林书院思想大致在心一性一理的结构中立足于“性”,利用其联络天人的特殊位格纠偏王学流弊,同时又致力于打通理学与心学两者间的藩......
张溥为晚明风云人物,一生涉足文社、科场、朝政,创立和主盟中国古代第一大文社复社,影响科场选举和朝政人事,使社局与朝局相为表里,故在......
复社和几社是明末两个文人社团,它们提倡通经致用,崇尚民族气节.其精神随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明郑政权及复社、几社社员渡台而播迁台......
艾南英与复社之间长达十多年论争,主要围绕不同的文学观念来展开。从论辩的重点不同来看,论争可分为四场:一是艾与周钟讨论文章作法......
<正> 傅山(1607—1684)与王船山(1619—1692),都在我国十七世纪中度过各自的一生。傅山长船山十余岁,但他和船山一样,经历了这个世......
《樵史通俗演义》较为全面而客观的描述了天启、崇祯和弘光三朝的党争,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阉党与东林党和复社之间的复杂而激烈的政......
文章着重分析了复社成员对举业及明末学风的批判,并认为复社成员的上述学术批判为其学术实践的转折创造了可能。复社成员学术实践的......
复社存续期间,通过联合编书的方式选编了《明经世文编》和大量时文选本。这种以分工合作为主要特点的学术活动表现出鲜明的群体性特......
崇祯元年至八年(1628—1634),张溥(1602—1641)等编订时文选本《国表》,先后推出四集,连同《国表小品》,构成《国表》系列书籍。无......
长期以来,吴应箕的实政思想一直未能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旨在对他的主要思想进行评述。吴应箕对明代政治体制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已经超......
雪苑社是明末清初有着重要影响的著名文人集团,在它是否参加复社这一重大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雪苑社参加了复社的金陵......
<正> 对于冯梦龙的“社”籍,学术界历来育所争议。有人认为他参加过“复社”,也有人认为他只参加过一种“韵社”。由于有关冯梦龙......
<正> 我国古典戏曲发展到清代初年,各方面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洪昇和孔尚任正是在创造性地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写出了一......
东林党与复社是相继崛起的士大夫群体,对于晚明社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二者在人员构成上师传衣钵;政治活动上声气相求;政治理想上志......
晚明,复社、几社成为文坛的主流,为革除公安、竟陵创作之弊端,在文坛掀起了复古思潮。而文学社团特殊的运作方式对此期文学复古思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