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公会相关论文
为了促进银行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海银行公会自成立始就不断加强内部组织机构的建设,同时密切与国内外团体和政府的交往,并通过......
上海银行公会作为近代上海金融业同业团体之一,在上海金融工商界用至全国金融界都占据重要地位.上海银行公会不仅是历届政府借款的......
该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吸收网络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现代化原理,对1918—1936年上海银行公会的组织演变及其促进......
20世纪20年代初,为维护银行信用及促进银行业务开展,上海银行公会成立汇兑经纪员公会并制订该会章程,使得汇兑经纪员制度的建立与......
20世纪30、40年代,近代中国传统的银行保人制度在上海银行业受到了严峻挑战。以“特种现金保证办法”为核心的新制度出台后一度好评......
<正>查考过往"海上闻人"的发迹史,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生于清末,成于民国,背井离乡,穷则思变。他们除了本身天资聪慧,发奋图强,商......
建立准备金制度,是银行巩固信用最基本的措施,也是中央银行稳定金融市场最有力的工具。可是,抗战前中央银行长期缺席,或徒拥虚位,无法担......
1927年以前,中国没有稳定而有力的政府。晚清政治虽想学习西方,却没有能力使自己成为推进金融发展的主体,北洋政府则甚至逐渐失去了中央政......
票据法与银行业务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北洋政府时期、1929年票据法颁行前后以及1933-1934年,上海银行公会始终积极参与相关的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1917年5月在上海创刊发行的《银行周报》“为我国银行界最早之言论机关”,也是民国时期最为权威的一本金融类刊物。它依托于上海银......
上海资本家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有一些相关研究成果问世.综观已有成果,或由于资料限制或由于研究主......
上海银行公会是上海银行家自发组织的银行同业组织,以维护银行业利益,推动银行业发展为基本宗旨,会员来自上海华商银行。1927-1937年是......
为了拓展票据市场,促进华商银行业的发展,上海银行公会成立伊始,不仅积极倡议组建征信所,加强培育信用观念,而且大力提倡和推广商......
在上海银行公会的呼吁和积极参与下,1920年代北京政府对内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日益严重的内债危机得以缓解,金融市场也日趋活......
抗日战争爆发前,上海银行公会逐步制定和完善各种章则规约,参与和促进银行法制建设,进而承担和履行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责,强化了华商......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上海银行公会积极参与银行法制建设 ,尝试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与政府交涉 ,希望最大限度地参与政府相关......
上海银行公会的发起筹组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始于1915年,到1918年正式成立。但具体参加上海银行公会最初发起筹组的究竟是几家......
日本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初期,试图通过速战速决,摧毁我国包括货币金融在内的经济体系,并在其占领区强行使用军票等。在其初步企图未......
“八一三”沪战爆发 ,上海银行公会先制订同业暂行办法 4条 ,供国民政府财政部参酌制订战时安定金融法规 ;随后组织上海银行业遵行......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中,商人团体是极其重要的开拓者和推进者之一。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人团体与近代中国”就一直是学术界......
抗战前,上海银行公会十分重视银行信用制度的建设,不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会员银行稳健经营,增强会员银行的信用意识,而且创建了一系......
中国近代货币制度复杂紊乱,虽然明清时期确立白银为主要货币,但是银两、银元并行,持续达数百年之久。大宗国内贸易、所有进出口贸......
192 9年至 1 93 1年 ,上海银行公会不甘被强制改组为同业公会 ,联合钱业公会以及平、津、汉等地银行公会 ,奔走交涉于各方之间 ,要......
1.国民政府财政部来电(1933年4月5日)交易所监理员、市商会、市银行业同业公会、钱业同业公会鉴:......
为了促进银行业快速发展,上海银行公会成立后就尝试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币制改革,希望最大限度地参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制......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尽管政府企图加强对银行业的控制,但是上海银行公会的活动表明其依然是一个具有较强独立自主性的商人团体。上......
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及《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学术讨论会,于2001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