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两改元相关论文
废两改元是由国民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在天津以废除关平银、行化银等虚银两和将化宝银改铸成孙像新币为主要内容,传统金......
1.银本位制:指一种以银为本位货币制度。中国实行银本位制由清政府于宣统二年(1910年)4月颁行之《币制则例》始。1933年4月,国民党政......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作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也未能......
一、戳印的起源中国至迟在殷商和西周时代已掌握了冶炼金银的技术,从此金银成为财富和货币的象征。古代的金银货币一直以称量货币......
清末民初,全国的币制非常混乱。银两是大宗贸易的主要计价单位,占全部货币供给的份额三分之一左右;光绪末年已经停止铸造铜钱,但铜......
耀眼的金子,闪亮的银子,一个个沉甸甸的金银元宝,这是人们对古代金银货币的普遍的感性认识。这种直观的认识,却有失完整性和准确性。其......
宋子文与同事的确试图为中国打造一套统一的、现代的经济制度。但在蒋介石看来,他更需要的不是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而且一个予取予求......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法币政策,这是继“废两改元”之后实施的又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同时也是我国货币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
南京国民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了两次重要的币制改革,第一次废两改元,确立了银本位制;第二次是以管理通货制度取代了银元本位制,......
钱庄、银号从明朝中叶开始建成,到清代及北洋政府时期有所发展,“废两改元”后时起时伏,直到1952年,约五百余年.它以上海为中心,江......
借鉴诺斯制度变迁模型中有关时滞的理论概念,在分析所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南京政府1928-1933年间的货币制度变迁时滞进行研究。该时......
1930年驻重庆的二十一军军部下令废两改元,此次废两改元由于军阀割据和重庆特殊的货币金融环境对重庆经济社会的影响并不大,但却是......
1949年,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夜,新疆金融是一片混乱,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各族群众怨声载道。新中国诞生之前新疆金融的混乱程度成为中国......
日本侵略“促进”了币制统一银两是中国长期通行的货币单位。近代,银圆广泛流通,形成银两银圆并行流通的局面。1917年,北洋政府颁......
货币是金融的基础。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法币改革,这主要是鉴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货币制度长期落后和混乱,严重阻碍了国......
<正> 三、外国银元大量流入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外国银元的大量流入和在我国广大区域内广泛流通,不仅使帝国主义者能从中直接获取巨大......
从现代化国家发展历史看,货币现代化有两大明确标志,其一是币制统一,其二是发行集中.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开始步入现代化改革之旅,货......
【正】 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对中国币制进行了一次改革,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第二年又规定中国农民银......
1933年废两改元之前银两制与银元制的并存,是钱庄业得以维系其传统优势与特权的重要原因。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上海银行业便就废两改元问题与......
1933年,随着西方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和美国在国际上的大量购银,长期处于“两”“元”并存局面的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货币危机。为了应......
废两改元是中国近代一次重大的货币制度改革,对此次改革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的论著颇丰。本文基于相关史料和较有影响学者的......
钱庄作金融机构,它的应运而生、专业化和行业化是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和货币关系长期发展、共同孕育的结果,其金融功能和服务特色也是......
“废两改元”是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一项货币制度改革。主要目标是废除银两货币,由国家构建统一标准的银元货币......
通过清末的《币制条例》和北洋时期的《国币条例》,在中国建立了不彻底的银本位制,主要表现为两、元并用的币制局面。废两改元完善......
晚清以后,我国的传统白银货币制度历经近代化变迁和整合,最终由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其制度安排与创新的变革过程,从而为继续改善我......
民国政府成立后至抗战前,为了规范货币市场和克服财政危机,进行了货币改革,废两改元,实行法币政策,终结了金属货币在中国占主导的......
人教版必修一《南京条约》中赔款2100万银元(注,西班牙银元),此后签订的一些条约赔款又均为银两,反映了清朝时期实行多元的货币体......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面对国内混乱的货币流通状况,开始筹划币制改革。为统一国内币制及与国际币制接轨,国民政府先通过废除银两,......
<正>法币政策出台1935年10月,在废两改元实施了两年六个月之时,金融市场上谣言纷起,传说中国货币币值将贬值35%,中央银行、中国银......
<正>废两改元之倡议清朝末年随着对外贸易的开展,西班牙本洋和墨西哥鹰洋等外国银元大量流入我国,受此影响,清政府也开始在广东铸......
明清时期,白银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随着国外银元的涌入和国内自铸银元的发行,银两和银元并用,成色的差异和币种的繁多,造成我国近现代货币......
<正>从1911年开始的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发生在这一阶段......
<正> 银元起于舶来品 银元——中国近代广泛流行于市面的一种货币,即指一个银质货币的价格单位,也就是一圆银币的统称。年龄在60岁......
废两改元是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改变货币制度中"两元并用"的混乱局面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币制改革。倾向于近代化经营管理的银行及其代言......
1925年汕头的“废两改元”,是汕头乃至潮汕地区历史上的一桩重大事件。在此之前,汕头处于地方货币史上的“七兑票”时期,全权主宰地方......
...
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货币与发行。1933年废两改元与1935年法币改革使中国初步实现币制统一与发行集中。交通银行作为......
国民政府建政南京以后,为统一混乱的货币市场,在1933、1935年先后通过实施"废两改元""法币改革"逐步实现了货币度量与发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