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地壳流相关论文
掌握青藏高原的高程演化历史对检验高原边界的变形机制和理解深部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囊谦盆地、贡觉......
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探索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的重点地区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相关研究获得了该地......
在青藏高原地区地壳和上地幔中观测到强烈的地震波衰减,特别是在青藏高原北部区域。理论研究和实验观测均表明,强地震衰减是高温异......
喜马拉雅造山带包含喜马拉雅弧和东、西构造结3个基本部分,它们是大陆碰撞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移动,并向西藏高原下俯冲产生的构造变......
地壳结构的揭示是研究陆缘伸展机制的基础.尽管在南海北部陆缘已开展了大量地壳尺度的二维地震探测,但目前还存在许多覆盖空白的地......
通过区域重力场的三维密度扰动成像和地震层析成像研究,我们确定西藏新生代裂谷系反映为上中地壳低密度带,延深可达到42km;同时,青......
本次研究利用地方地震台站的数据开展青藏高原地壳地震波速度的三维层析成像研究,得到分辨率达到1^°×1^°×20 ......
在青藏高原东部沿30°N布设由26个台站组成的远震观测剖面.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反演方法获得了该剖面下方0~80k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
摘要: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大规模的地表隆起、形变和断层运动普遍认为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在新生代碰撞形成的。由于缺乏浅地表、地壳......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和汇聚塑造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复杂地貌和构造活动,其中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和青藏高原内部物质向外逃......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龙门山断裂两侧具有陡峭的地形特征,在约50-100km的水平距离内,地形高程从2000m增加到4000m,该区强烈的壳幔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