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厚度相关论文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以及华北克拉通破坏密切相关,研究其深部结构对于了解郯庐断裂带构造演化过程、强震的孕震机制......
本文通过对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分布及其赋存特征的分析,按成因类型分为断(坳)陷盆地型与隆起山地型两种,并将地热显示区(点)与地壳......
解的非唯一性是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问题之一,如何减少反演的多解性是地球物理反演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通过联......
地壳厚度和波速比参数是描述地壳结构与物质组成的重要参数,此外,可靠的地壳厚度不仅可用于地壳演化与地球动力学分析、重力补偿与......
吉林省地质局物探大队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对吉林省及邻区的六十万km~2247339个数据的国家重力及航磁测资料,在M-160Ⅱ电子计算机上......
本文用压缩质面来近似二维地质体。先由地面上测得的重力数据用矩阵方法反演此压缩质面各单元的面密度,然后从面密度与体密度差的......
云南处在几个大地构造单元交汇处,构造较复杂。各大地构造学派,对本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与认识也很不一致。本文仅据深部地质资......
本文利用了湖北区域台网短周期地震仪近几年来所记录的18次远震资料,从地震图上分析了Ps震相;利用Ps—P走时差,计算了相应地震台附......
利用通过本区的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资料对大同—阳高震区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与构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壳上地幔速度......
地壳内的岩浆作用通常贯穿了整个地壳,形成穿地壳岩浆系统。在穿地壳岩浆系统中,由于深部地壳具有高的热效应,岩浆成分分异总地来......
中国华北-东北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和中亚造山带两个构造单元内,地质构造和地壳变形极为复杂。地壳厚度和泊松比是了解华北-东北地......
由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拼接而成的华南地区是热门的地质研究区域,地区广泛分布侵入类花岗岩,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如今矿产储量巨大......
位于太平洋东北部的Cascadia海域地区包括了Juan de Fuca洋中脊及其邻近的转换断层、Juan de Fuca板块和Cascadia俯冲带等活跃的地......
学位
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东邻稳定的华南克拉通(SCC),其西侧受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引起的青藏高原的隆起上升以及下......
地球中微子是反电子中微子,它是在地球内部的U、Th、K衰变过程的产物。中微子与物质发生反应的概率极小,因此它可以携带地球内部的......
受北极自然条件限制,各种地质调查研究程度很低,其构造演化更是地球上最有争议的地区之一。相对构造演化历史有很好约束的欧亚海盆......
从长1300余公里的盐城-包头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21次爆破所得到的地震记录截面中,识别出6组清楚的壳内震相和1组岩石圈界面反......
本文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降噪自编码网络构建了瑞雷面波群速度、相速度频散特性与地壳厚度的正反演函数关系,并利用最新频散模......
鲁西隆起是华北克拉通东部重要的伸展构造,为分析鲁西隆起地区地壳结构特征,本文通过选取2010-2013年鲁西隆起及周边地区28个地震......
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探索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的重点地区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相关研究获得了该地......
南海海盆区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史,但目前对其深部结构的不对称性的研究和控制因素的探讨还存在不足.利用南海最新的重力数据和从27......
位于南北构造带北段的贺兰山和银川盆地是华北克拉通西部的一个板内构造变形带和活动构造带,有着复杂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对该区复杂......
利用哈密地区的巴里坤地震台和雅满苏地震台,以及周边的木垒地震台获取自2012~2016年接收到的远震波形数据,利用H-κ叠加法获取这些......
采用频域反褶积方法提取接收函数,用H-K方法反演吉林丰满台下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结合吉林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该地区的地壳特征......
我们常用 “天高地厚”来形容天地的广大辽阔。长期以来,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人们众说不一。 地有多厚? 其实“地有多厚”的......
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全球性分界面被称为Moho面,Moho面深度即地壳厚度是地球物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诸多国内外学者致力于获取更准......
从晚古生代末期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拼贴形成秦岭造山带,到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以及新生代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挤压与......
本文给出了均质长方体模型重力梯度各分量的理论表达式。通过地球各圈层的密度差异,从GOCE观测数据中分离出地壳的重力梯度信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根据黄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布格重力资料,通过多种方法处理,得到有关断裂的信息并求取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分布.经过与地震层析成像结......
利用东海地区的重力资料 ,并参考在该地区进行的地震测深结果 ,应用线性公式估算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 ,分析了研究区地壳结构特征 ,......
利用襄樊台2015—2018年记录的震中距30°—90°,震级5.5级以上(含5.5级)的高信噪比远震波形事件,通过时间域反褶积方法提取台站接......
地壳厚度和泊松比是反映地壳结构和内部物质组成的重要参数,能够为区域构造和动力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基于福建地区分布相对均......
数值模拟研究认为洋底高原/洋脊俯冲和弧后扩张能够有效影响俯冲带岩浆活动和岛弧地壳增生。本文以伊豆−博宁−马里亚纳(IBM)俯冲......
利用三分量远震波形资料,计算获得了新疆不同地块的10个数字地震台下方的体波接收函数,由H-K叠加方法得到了各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
本文使用沿川滇块体东边界主要断裂带(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布设的37个临时台站和四川区域台网14个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资......
基于青海湟源地震台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利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使用H-k叠加搜索方法计算台站下方的地壳厚......
云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属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南段,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金沙江~红河断裂、澜沧江断裂和怒江断裂(简称......
利用2008—2013年山西数字地震台网远震宽频带记录波形资料,运用H-Kappa叠加方法得到各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用三维流变非连续变形与有限元相结合(DDA+FEM)的方法,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三维构造块体相互制约的大背景中,考虑了龙门山断裂带东......
青藏高原是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会聚作用下新生代时期形成的,是现今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自印度一亚洲碰撞以来,高原内部及边......
南北地震带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块体边界带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历史地震活动频繁,自1970年在这里便发生了60多个6级以上......
利用宁夏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远震提取接收函数,用H-Kappa叠加方法反演得到宁夏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子台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
摘要:利用云南及其邻区59个宽频地震台站记录到的30°~100°远震资料,采用P波接收函数方法对云南地区的地壳厚度和地壳平均泊松比分布......
摘要:收集2015年宁夏、甘肃和青海地震台网63个三分量地震台站观测到的远震波形数据,使用H-k扫描法研究了区域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