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卧相关论文
<正> 柴葛解肌汤为明·陶华(字节庵)所制,载于《伤寒六书·卷三杀车槌方》中。目前方书中一般记载其主治证为:“感冒风寒,寒郁化热......
<正>〔急症病名〕胸痹心厥即《灵枢·厥论》之真心痛,类似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胸痹心痛”,取二者之义,统称为胸痹心......
<正>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心功能减退,排出的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
<正> 1 神经衰弱郭某,男,46岁,1990年3月25日初诊。患者自述,近2年来时有头痛、头昏、沉重,健忘失眠,近10余日来加重,伴口干咽干。......
<正>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发病率高、患者预后差,年病死率高达40%。随着年龄增高,心衰患病率明显上升[1]。目前,控制慢性心......
<正>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素问·逆调论》引用古代医籍《下经》的一句话.历代多数注家,把“卧不安”释为“睡眠不安”;有些注家......
<正> 朱××,女,50岁。形体瘦弱,常发头晕、气短少言、失眠,数年进服中药不断。近两月失眠加重,昼夜交眼甚短,心悸头昏眩,叠进安神......
<正> 八、"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别论诸热,唐容川说:"指发热、恶热、瘟暑等症而言."瞀,指头目昏花,神志朦眬.瘈,筋脉抽掣之义.火热之......
失眠症,古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得睡等。通过查阅古代中医文献,发现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在诸多医家著作中早有论......
<正> 刘树农教授治疗失眠症,有其独特的见解。既遵循《内经》理论。又结合后世医术,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刘老认为,人之所以......
<正> 自成无己氏首注《伤寒论》开始:迄今已八百余年,其间对第48条“但坐”二字的解释,一直存在两种意见。其一、以“坐”为动词,......
<正>所谓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和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及......
从失眠的中医病名沿革来看,古代对失眠有多种表述,包括不得卧、不得睡、目不瞑、不得眠、不寐等。但作为病名使用,在明清以前最常......
<正>《内经》中"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开阔了从脾胃角度开启治疗不寐的先河。现代研究也表明失眠患者中有胃肠病约占13.6%[1],近一......
<正> 胸痹一病,是以喘息咳唾,胸闷,胸背痛,短气为其主证。但病变常波及到胃,而有心中痞满,甚则呕吐等症。由于胸闷、胸痛,心中痞,......
<正> 欲者,欲望、想要也;觉者,感觉也。欲觉乃是人对饮食、寒热、排便、睡眠等的欲望或感觉。欲觉本为人的正常生理反应,如气候寒......
<正> 急腹症、休克是现代医学常见危急重症,感染性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古代虽没有这类病名,但《伤寒论》(后简称“论中”)所描......
<正> 1.分层论治法可以从每一个疾病的整体属性上认识,把握,治疗和预防疾病,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疾病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而......
不寐患者的中医护理白玉华呼市解放军253医院(010051)白玉玲内蒙古艺术学院医务室(010010)不寐,即一般所谓“失眠”,在古代文献中又称为“不得眠’域“不......
<正> 老年生理日渐衰颓,患失眠证者居多。病人经常就寝后难于入睡,或多梦易醒,甚至彻夜难眠。造成失眠的原因是很多的,在中医约分......
<正>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参与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此病患者......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针刺治疗失眠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住院/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
痰热内扰为失眠重要病机,主要表现为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大便秘结,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温胆汤为治痰......
<正> 五苓散方出自《伤寒论》,由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组成。为利水渗湿、通阳化气之剂。笔者在临床中以此方主为,随症加减......
<正> 葶苈大枣泻肺汤,出自《金匮要略》.医圣仲景为肺痈初起,风热病毒,浊唾涎沫壅塞于肺而设.亦为治疗支饮而用.笔者师其法,凡见胸......
<正>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睡眠障碍的内涵、病因病机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内经》的产生,为中医......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登(1)【编者按】中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苦于中医诊断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权威性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标准......
<正>笔者近年来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不寐证多例,疗效卓著,只要辨证准确,屡用屡效,兹介绍2例,供同道参考。 例1:患者,男,......
<正> 黄连阿胶汤,是张仲景制定的著名方剂,为治疗伤寒、温病、杂病等常用。对其主治范围和临床运用,个人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正> 著名老中医赵锡武教授,行医五十余年,善用经方治病,尤对《金匮要略》有独特的见解,在实践中有所发挥。曾对此书“胸痹心痛气......
浅谈胸痹证治黄榕康胸痹为内科常见病证之一,它包括心痛,属现代医学冠心病范畴。《金匮要略》有“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
<正> 张璐(1617—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清·长洲人。著《张氏医通》(以下简称《医通》)十六卷。是书采集历代六十余家的著述......
<正>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对病转危重的早期诊断。《金匮要略》有关判断危重病证的条文,据初步统计,共有二十七条(不包括杂疗、食物禁......
<正> 喘症为常见杂病之一,又是难愈之症,临床上多系某些急慢性疾患的主要症状。早在《内经》中就对喘症作多方面较为详细的记载,从......
从中医肝的生理与病理特性方面阐述了肝与不寐的产生有密切的联系,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失调对不寐的产生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肝与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