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组成相关论文
<正>我们于2009年10月—2010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选择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证患儿155例,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规范(......
会议
本文介绍了民族民间外治肿瘤使用的雄黄散、夏氏食管癌方、民族民间抗癌方等47首秘方,并从方药组成、用法用量及临床应用三方面对其......
本文介绍了肿瘤的外治疗法,并对民间47首秘方,从方药组成、配制方法、用法用量、临床应用及疗效等方面进行论述。......
1.33补中益气汤加枳实方(源于,印氏加味)rn[方药组成]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陈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当归15克,......
痔疮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中草药熏洗治疗痔疮是民间常用的疗法,笔者用双花合剂治疗痔疮2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小结如下.rn1 ......
方药组成:蛇床子、苦参、百部、地肤子、明矾、木槿皮、藿香、苦楝皮、白鲜皮各20克,大风子、川椒、石榴皮、蜂房各15克,陈醋1000......
治疗方法:治疗组方药组成选竹叶石膏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竹叶、半夏、党参、麦冬、山茱萸、丹皮、生地、茯苓、天花粉各10g,生石膏......
方药组成基本方剂:柴胡、元胡各12g,白芍20g,枳壳、木香各10g,川楝子15g,茵陈、金钱草、麦芽各30g,大黄(后下)、甘草各6g,加减:急......
方药组成覆盆子15g,山茱萸15g,生地黄20g,熟地黄20g,补骨脂15g,茯苓20g,炒杏仁9g,枳实6g,苏于9g,陈皮9g,桂枝6g.气虚加黄芪、人参......
方药组成金银花25g,板蓝根30g,贯众10g,蜂房10g,徐长卿15g,薏苡仁30g,苍术15g,老鹳草20g,白芥子9g,荆芥9g,防风9g.......
笔者近年用自拟白花蛇散内服外贴治疗顽固性头痛20rn例,收到满意效果。rn临床资料 20例中,女13例,男7例,年龄19~58岁,rn病程2~27年。rn方......
我们自1998年2月~2000年5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颌骨各处骨折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摔......
益母草 方药组成 益母草。 作用功效 活血化淤,调经止痛。用于血淤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症见经水量少、色暗......
目的:从人身气机之“圆运动”入手探讨半夏泻心汤的“圆运动”思想.方法:通过 《伤寒论》 原文分析半夏泻心汤证的“运动不圆”,探......
笔者用自拟湿疹汤治疗湿疹,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rn1 一般资料rn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60岁.均有反复发病史.......
吴茱萸汤源自《伤寒论》,其方药组成为吴茱萸9g,人参9g,大枣4枚, 生姜18g。其功用为温中祛寒、降逆和胃;主治虚寒呕吐、食谷欲呕、畏寒......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功用厚朴麻黄汤:解表散寒,宣肺泄热。泽漆汤:涤痰蠲饮,止咳平喘。方药组成厚朴麻黄......
<正> 组成:柴胡15克、槟榔15克、厚朴10克、苹果10克、知母12克、赤芍15克、黄芩15克、甘草5克。 功能:和表解里,开达膜原,辟秽化......
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9-01-2011-06老年性便秘患者231例,男性89例,女性142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8.3岁;病程最长者20余......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方药组成白头翁2两,黄柏、黄连、秦皮各3两。服法与禁忌上药4味,以水7L,煮取2L,去滓,温服1L,不愈更服1L。......
功效 排脓解毒。 方药组成 桔梗1两,甘草2两。 服法与禁忌 以上2味,以水3升,煮取1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 经方方论 桔梗入肺,止......
功效 温肺化饮,降气平喘。方药组成 射干13枚,麻黄4两,生姜4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3两,五味子0.5升,大枣7枚,半夏8枚(洗)。服法与禁忌 上9......
方药组成及用法 川续断15克,骨碎补25克,升麻9克,乌贼骨16克,淫羊藿、甘草各10克。加水800毫升,煎沸后改用文(小)火煮40分钟。每日一剂......
甘麦大枣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药组成:甘草9克,小麦18克,大枣5枚。制法将甘草、小麦、大枣放入砂锅内,用适量水煎煮20分钟。该方......
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5例奶羊乳腺炎切开术后奶瘘,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方药组成生黄芪、当归、白术、陈皮、升麻、党......
奶牛垂脱症是由于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收摄不固所致的直肠、阴道、子宫部分或全部脱出,是兽医临床诊断常见病。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
乳房炎,中兽医叫乳痈,是泌乳家畜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经常遇到,若治疗不及时,往往造成乳房化脓溃烂而失去泌乳功能,甚至会出现继发症......
酸枣仁汤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药组成: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治疗虚烦失眠、神经衰弱、......
笔者在最近数年受四川丹道医学派大名医张觉人先生所著《外科十三方考》一书启发,在原书名方“五虎下西川”、“加味枳马二仙丹”二......
患者,男,50岁。咳嗽咯痰1个月。自述一月前因感受风寒出现咳嗽.就诊于当地一诊所.给予中药治疗,效差。刻下症见:咳嗽、咯痰.量多色白.胸膈......
目的:厘清"保宁半夏颗粒"的创制源流,明确组成涵义,为今后优化工艺,阐明组方科学内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梳理,分析该方的创制......
血府逐瘀汤载于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为主治血瘀证的常用方。方药组成: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9克,生地黄9克,川芎4.5克,赤芍6......
茵陈蒿汤由东汉医家张仲景拟定,载于《伤寒论》,主治湿热黄疸。黄疸有阴、阳之分,阳黄责之于湿热,阴黄责之于寒湿。本方为治湿热黄......
控涎丹一方,源出宋代医家陈无择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名妙应丸、子龙丸、控涎丸。本方是在十枣汤的基础上,去大枣、芫花,加......
小儿至宝锭为小儿常用中成药,其方剂根据明代医籍《婴童百问》中的琥珀散方改为锭(蜜丸)剂型而成。方药组成:陈皮150克、焦山楂150克......
石斛夜光丸始载于元代蒙古族医学家沙图穆苏编著的《瑞竹堂经验方》。方药组成:石斛50克,人参200克,山药75克,茯苓200克,甘草50克,......
内消瘰疠丸方出清代医家顾世澄所著《疡医大全》。方药组成:夏枯草800克,玄参500克,海藻100克,浙贝母100克,天花粉100克,连翘100克,熟大黄......
黎洞丸源出黎母山,或称黎峒山、五指山,故名,原载于清代医家王维德著《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黎峒丸、黎洞丹。方药组成:三七2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