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政务委员会相关论文
1929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间,内蒙古东部地区处于东北政务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之内。东北政务委员会......
易帜后,东北走上了政治体制转型的轨道,即由北洋军阀的专制体制向国民党的党治体制转变。但这种政制转型颇为艰难,突出表现为东北......
<正>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用近半年的时间,策划、制定统治东北的方案.日本政府、陆军中央部和关东军各持己见,经过反......
<正>1930年发生在辽宁西部的大水灾,是东北地区灾荒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灾害事件。面对这场自然灾害,东北地方政府及各界群众均采取......
东北政务委员会是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的最高行政机关,该机关虽在事实上行使着东北最高行政机关的职能,但其合法性却屡屡受到质疑和......
东北政务委员会是张作霖死后奉系政权得以延存的重要标志,也是张学良时期奉系政权的象征和标志。从易帜谈判时的东北政治分会到易......
1928年末东北易帜,自此东北实行国民党政府的职官制度。就实质而言,这仅仅是给奉系军阀的统治蒙上一层党治的外衣而已。国民党政府对东北......
东北政务委员会是张学良时期东北最高行政机关,所以研究该会对研究张学良政权具有重要意义。该会内设一厅六处,下辖七大类数十个机......
1931年6月,日本参谋本部派中村震太郎大尉到中国东北进行军事侦察,6月22日在兴安地区被当地中国驻防军队抓获。从其行囊及身上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