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大相关论文
1921年至1923年,马林三次来华。他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和主张在中共创立及大革命时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通过召开中共三大,促成......
面对现代主义风格的蔓延与全球化所来的负效应,建筑类型学从历史传统中寻求建筑的“本源”,使建筑设计有据可循的主张,对于反思现......
中共三大后,随着国民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对新闻宣传进行了新调整,表现在:第一,出版《中国共产党党报》,成立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三大是大革命时期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自成立起就把组织开展工人运动作为中心任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次高潮,这次......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会议这一具有里程碑式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上,他在促成最后被中共三大确......
联俄、容共是孙中山晚年的两大政策,但容共实为联俄的副产品.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孙中山的联俄政策久未确立,容共政策自无从推展.在......
1923年至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对于国共两党的成长壮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新世纪以来,我国党史学界对大革命......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这距中共七大召开已逾11年。其间,世情、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党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共......
当年,中共近40名代表齐聚广州,开启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先河,掀起了大革命的波涛,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从此,中国共产党走上更加广......
今年8月1日,是偉大的南昌起义九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重大历史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不禁回顾起谭天度在南昌起义中所写下的诗词。能参加......
中共四大是在全国革命形势迅速高涨的形势下,为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加强对革命运动的领导而召开的一次大会。大会针对党的......
何绍坤在《四川统一战线》2011年第7期撰文认为: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出席了多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却未能出席党的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合作领域比较广泛,包括政治合作、组织合作、军事合作、宣传合作等。其中,在宣传领域,时任中国共产党中......
许世友:五次任“大刀敢死队长” 开国上将许世友,曾七次参加敢死队,五次担任大刀敢死队队长,在攻城拔寨的“肉搏战”中,屡立奇功,人送......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早提出者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追悼张思德......
本文要旨《从西湖会议到八七会议》,笔者是用1922年到1927年时空概念,想研究的主题不是“瞿秋白经过努力成为中共领袖”的历史,是......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
1923年春,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形势变化和共产国际的指示,决定在孙中山建立了革命政权的广州召开中共三大。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建立......
1923.6.12——6.20 广州 代表人数30余人 全国党员420人 在广州东山恤孤院后街31号(现恤孤院路3号),有一幢两层高、每层两间相......
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同时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中心,因此留下了灿若群星的红色文化遗产.在民主革命时......
于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毫无疑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
1923年6月21日,在广州新河浦路一座名为“春园”的小洋房内,9位新当选的中共三大中央执行委员正在开会研究中央局成员组成及分工。......
<正> 毛泽东(1893——1976):一代伟人籍贯:湖南湘潭人。履历:1911年求学长沙,"五四"、运动中创办《湘江评论》,1920年,发起湖南共......
[摘 要]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共创建史下限存在分歧。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来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该明确党的性质、有科学的指导思......
开国上将许世友曾五次任“大刀敢死队长”;开国上将秦基伟因善使大刀被封“秦大刀”;贺炳炎失去右臂,上阵杀敌依然首当其冲,堪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中共三大会议主要议题是对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所存在的重大分歧进行讨论,这一认识在大会最终得到统一,正式确定中共党员以......
在中共三大上,围绕国共合作问题,以张国焘为代表的一方与以马林为代表的一方发生了激烈争论。最后,会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
2006年7月1-2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文物局、中共广东省委和广州市委主办的中共三大研讨会在广州隆重举行。......
距192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已有近90年,对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后召开的中共三大的评定问题,无论就其功绩或不足......
中国共产党自从建立之日起,特别是在中共三大作出“农民问题决议案”以后,对农民问题就非常重视,也因此取得全民族的解放。①新中国建......
中共早期决策受到共产国际掣肘,并不等于中共领导人不具备独立自主意识。中共三大前后,围绕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
创新是中共“三大”成功的首要经验。“三大”在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党内合作,结成统一战线问题上有了全局性开拓创新。继......
中共三大关于农民问题的决议及以此为起点的对于农民的高度重视,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第一,农民是中国国民经济之基础;第二......
90年前,即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次大会决定按照共产国际的要求,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