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相关论文
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转折年代。觉醒年代的先驱者尤其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早期中国共......
1924—1927年的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版图,而且对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形势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国民革命运动......
既往研究在探究鲁迅的“杂文自觉”时,过于看重现代性和主体超越特质,忽视其社会历史性,没有真正进入1920年代语境,在共和危机和国民革......
反差很大的“创造社方向转换”是谜一般的文化现象,而以“颓废”为标签的创造社元老郁达夫,首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最早提出“方向转换......
郭沫若南下广州,并非在“瞿秋白的推荐”和“陈公博的邀请”下就能轻松做出的选择,而是文学与革命相互角力、苏俄认同和新国家想象多......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对于国际青年日的认识不断深化,最终把国际青年日作为中国青年自己的节日。《中国青年》作为共青团......
中共三大后,随着国民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对新闻宣传进行了新调整,表现在:第一,出版《中国共产党党报》,成立了中共中央宣传部......
1920年前后,中国大陆与台湾的革命者开始探索两岸合作抗日,争取民族独立之路,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其时,戴季陶等人公开提出收......
北伐军进入长江流域后,其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与民众运动对于当地医学群体的医事活动和医生的个人生活造成很大冲击,特别是教会所办医......
【摘 要】 “世界革命”是20世纪初期列宁提出的关于推动世界范围内推翻各国资本主义、实现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学说和实践。中国共......
近代中华民族自觉是历史的概念,需将之置于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五四后的20年间,中华民族自觉渐趋深化:国共合作......
共产国际对中共早期革命的帮助与贡献不容否定.但1927年革命的失败,共产国际的指导难辞其咎.其中莫斯科与各成员党之间的权力机制......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会议这一具有里程碑式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上,他在促成最后被中共三大确......
国民革命为幼年期的中共走进现代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共产党人不再企求在中国一步实现苏维埃式的无产阶级专......
中共中央组织部(简称“中组部”)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的重要工作机构,其职能是党务管理和加强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
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人民日报社批准,《人民文摘》更名为《人民周刊》,现在全新面貌的《人民周刊》正式和您见面了。 早在19......
一回顾中共一大至中共三大的政治路线演变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中的具体纲领、行动的方向。是党在对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宣传工作是中共创建初期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面对极其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共利用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不仅高扬了自身政治旗帜,......
当年,中共近40名代表齐聚广州,开启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先河,掀起了大革命的波涛,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从此,中国共产党走上更加广......
[摘 要] 能否区分好朋友与敌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共产国际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模糊认识,在很大程度上......
1927年春,在大革命高潮中,中共中央由上海迁到武汉。中共中央宣传部(简称“中宣部”或“宣传部”)作为中共中央的主要工作机构亦随之迁......
中国共产党在其诞生之初,就已经接纳了马克思主义的武装斗争理论。成立后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蔡和森与彭述之都出生于1895年的湖南,接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思想积极进步。两人一个赴法学习,一个赴苏留学,回国后共同从事......
中共早期革命家恽代英在短短的一生中,做过许多革命工作,知识丰富,思想先进,发表过相当多高水平的文章,为革命事业作出极大贡献,是......
中共四大是在全国革命形势迅速高涨的形势下,为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加强对革命运动的领导而召开的一次大会。大会针对党的......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惠及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恩情,才能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
孙中山先生在弥留之际,留下三份珍贵的遗书: 一是《致苏联遗书》。其内容是:“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
“土豪”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概念,而非译介来华的概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其意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成与转向有其具体的历史语境......
鲁迅从“五四”到左翼的转向,并非既往研究所说的“不变”或者“突变”,实际上在1920年代的短短十年里,他的社会形象经历了“新文......
一百年前,华夏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开启了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新纪元。在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中,中共把马克思主义......
改为季刊的《新青年》,作为中共早期的党刊,肩负着夯实党的理论基础与指导中国革命的使命。《新青年》(1923~1926),一方面译介了大......
一“国民会议”的提出“国民会议”的口号首先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来的。从1920年直皖军阀掌握北京政权后,将黎元洪驱走。1923年10月......
<正> 宋庆龄是我国众所熟知的一位杰出的女革命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伟大的爱国者,又是国际知名的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与友谊而热诚......
1929年南京中山陵建成,以孙中山继承人自居的蒋介石为捞取政治资本,主持把孙中山灵格移居南京,并电记宋庆龄回国参加。随后,宋庆龄拒绝......
<正>目前大陆史学界所说的北伐,多是指1926年7月6日国民党中央发表北伐出师宣言,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和进行的北伐战争.它既不包括......
北伐出师后的广东工人运动倩红卢权本文拟对北伐出师后至大革命失败前广东工人运动的主要历程作一探讨。一、支援北伐战争,维持北......
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制运动根据领导成份、理论基础、革命动力、奋斗目标和革命成果的历史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即 :比较完全的资产......
新近出版的《中国国民革命探微》(收入广东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家文库)一书,辑录了作者近二十年来对国民革命史研究的22篇论文,根据其......
以孙中山命名的"中山舰",原名"永丰舰",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内涵和意义。自其建成之后,便与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只有12万人口的南昌城响起了密集的枪声。这枪声是中共打响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第一枪。 ......
[摘要]“非宗教大同盟”运动是激进主义知识分子发动的,他们继承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中的理性与科学口号,结合即将兴起的国民革命,又......
[摘要]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过程中,阶级与阶级斗争观念一定意义上重塑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皈依了阶级斗争理论。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