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译经相关论文
"未曾有"是中古译经中十分常见的一个词语,来自对梵文词adbhuta和āscarya的意译,义为"奇特、希有"。从唐朝到现代"未曾有"主要用......
"形+X"是一种典型的由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现象。从梵汉对勘研究视角可以发现中古译经中"形+X"结构的特殊用法及其形成。"形+X"......
中古汉译佛经里的"所/边"在"Prep.+NP所/边+VP"或"VP+Prep.+NP所/边"结构中,当NP主要是指人的身份名词或代词(少数为其他名词)时,......
通过中古译经为基本材料,讨论汉语目的连词的来源和形成途径,可以看出,汉语目的连词来自引进行为工具凭借的介词,其形成机制是介词......
中古汉译佛经中,"并"具有在未然语境中表示先发生的动作行为或事件时间的副词用法。"并"这种表先发时间的副词用法之产生,是由其所......
在汉语语法史的研究中,现代汉语体貌标记的来源、发展与演变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随着近年来体貌系统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
中古译经中出现了一批以“或”为基础构成的“或X”双音节组合形式,这些双音节组合形式在中古译经的不同阶段经由不同的途径凝固为......
本文讨论魏晋南北朝汉译佛经中表尝试态的助词“看”的用法。我们认为该时期表尝试态的助词“看”的用法主要有两类:(一)直接附在动词......
中古译经之于金银变化母题确立是根本性的.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动物性意象,很契合母题表现和拓展需要;佛经故事还展示了人与金银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