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理学相关论文
法社会学能否处理应然领域的规范性问题,是法理学研究的"元问题"之一.对诸多相关学说进行知识社会学考察,有助于全面澄清法社会学......
在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背景下,其法理学主体性缺失的问题逐渐暴露,主要表现为缺少对西方法学的反思以及对我国法治实践的研究匮乏等方......
一百多年来的中国法理学者揣着法治现代化梦想,引介了大量西方法律知识、价值和方法,进而衍生了有别于西方的“中国法理学”知识体......
法理学包括了法哲学和法的理论.中国大陆法学界有人在探讨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关系,主张把法哲学从法理学中分离出来,强调法哲学与法......
走出幼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理学的新进展徐显明,齐延平世纪之交是各门学术进行省思和前瞻的良好契机。一门学术能够在多大程......
中国法理学的发展与中国的法治建设密切相关。现有的法理学综述性文献并未整体性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理学的发展共识。以20世......
从学术出版的微观视角可以窥见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法学的整体变革和发展,法律出版社则提供了观察中国法理学学术出版史的一个绝佳......
舒国滢,男,1962年生,湖北随州人。1979年考入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1987年获法学硕士学位,专于法学理论(法理学)。现为中......
分析性是理论研究的基本要求,但对于法理学来说,分析性品格却有着更为深层的意义。首先,法理学追求法律实践的根本性之“道”,对基本概......
跨文化法律传播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与不同历史阶段之间的进行,是人类法律文明碰撞与传承的常态。而对以“西法东渐”为底色的近......
法理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及其功能刘作翔一、引子:德沃金教授的法理学观美国著名的法理学家罗纳德·德沃金教授在其著作《法律帝国......
在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跨入21世纪的历史交汇之际,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都相继对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回顾及展望,法......
<正>目次一、三剑客的由来二、中国法理学从何而来?三、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四、中国法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五、三剑客的学术情怀和......
中国法理学在政治框架限度里已有了相当发展,逐渐从建国初期政治话语的附庸之中解放出来,在对政治话语的追随和演绎之后初步展现了......
中国法理学如今面临学科危机,主要原因是未确立规范法学传统的地位,导致学科研究体系缺乏明确对象与严密逻辑。加强规范法学研究并......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创建至今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其纪念大会与95年年会由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和云南大学法律系主办,并在云......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2009年6月16日,“21世纪中国法理学的使命”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审计学院莫愁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举办,是南京审计......
一、作为法学家的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梁启超,一般认为他要么是戊戌革命的骇将,要么是维新变法的先驱,总之,应是大政治......
期刊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法理学从法学之外走向法学之内,确立了法治话语主导的发展道路。在此期间,中国法理学关于“法的阶级性与......
权利与义务关系之争,已成为法理学界最为热门的话题,争论历时三年之久,并有对其所涉之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具体研究而使讨论进一步......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即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
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和后40年的中国法理学看成一个整体,把法理学的革命、奠基、改革、发展与繁荣联系起来认......
《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2期刊登了徐爱国教授的学术批评文章《论中国法理学的"死亡"》,一时间引起法学界瞩目热议:中国法理学是......
<正>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从此,我国法学理论工作者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社会主义民......
“真理标准”的讨论与中国当代法理学的发展舒国滢(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改革开放20年法制建设与法学研究笔谈会编者按:1978年12月,中......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法学家,蔡枢衡在其《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中国刑法史》等代表作中,阐述了其有关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
<正> 1999年1月31日,由北京大学法律系司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乡村社会的法律"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法学楼模拟法庭召开。正式应......
<正> 由中国法理学研究会、湖北省法学会、武汉市法学会、中南政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人权与法制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法......
<正> 2.“无本位说”的批评及“本位说”的反批评权利义务无本位论者认为,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问题,两者之间不存在着以谁为本位......
<正>《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英]齐格蒙·鲍曼著,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一、鲍曼关于"立法者与阐......
在中国近代,梁启超、胡适和王振先开创了"中国法理学史"的研究,从而"发现"了"中国法理学"。他们分别撰著的《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
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法理学的研究概括为"现代化范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现代化范式不能简单地否定,它是中国现代化这一特殊时期......
<正>1978年到2018年的40年,中国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这其中包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和从无法可依到形成完善的法......
陈金钊,1963年12月生,山东莘县人,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二级教授、法律方法研究院院长、科学研究院院长,科研处长、法律方法论专......
西方法理学对中国法理学的影响十分深刻。由于语言对学术传播的决定性影响 ,在西方三种法理学中 ,英美法理学对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影......
<正> 在回顾新中国法学三十年时,学者陈守一曾经感叹,"三十年来,我国法学……经历了一段极其坎坷曲折的道路","法学的落后……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