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界相关论文
宪法学界的讨论现状当下宪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宪法渊源就是宪法的“表现形式”。一种观点认为宪法渊源的本意指的是宪法的效力......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制定和颁布的,至今已经整整8年了。从8年来执行宪法的情况看,这部宪法确实是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四部宪法......
<正> 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的总和。首先,宪法规范也是法律规范的一种,法律规范所具有的要素和......
吴家麟1926年6月生,1951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法教研室任教,1984年获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
2009年9月19日,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主办、济南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纪念《共同纲领》颁布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本次......
刘晗的文章可以看作是“我们必须追求一种即便政治立法者与实践者都可以认同的宪法理论”主张。作为回应,田雷在《重新发现宪法》......
就像因自我观察而受折磨的人多数是病人一样,有理由去为本身的方法论费心忙碌的科学,也常常成为病态的科学,健康的人和健康的科学......
<正>如果说1982宪法的颁布是宪法学繁荣的起点,那么1985年10月成立的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就是宪法学共同体......
当前宪法学界通说认为言论自由是政治自由应受宪法第35条保护,然而第35条实际上却是个体自由条款。宪法第41条是真正的政治自由条......
<正>●主持人语:1982年宪法自颁布起,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在这三十年中,宪法文本经过了四次修正,每次修正都为宪法增加了新的原则......
<正>按语中国法治发展的鲜活实践,已经让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问题变得迫切而不可回避。无论是在宏观的法律体系构建层面,还是在具体......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年(1949—1989)来,中国法学经过曲折和遭受破坏而后又得到发展。它同国家整个的政治、经济、文教、科......
<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宪法学在基本原理、宪法制度、基本权利以及国家权力运行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其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其......
2006年5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全国性的“民法学与宪法学学......
一、概况2000年我国宪法学者们继续深化宪法理论研究,广泛开展学术活动,积极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提供理论根据。宪法学理论研究取......
<正>一、问题与方法中国法学的研究现状如何?这常常成为法学人清谈的主要议题。但要以此为题,书写形成文字公开发表,则不仅需要勇......
合宪性审查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可以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优......
<正>"国家机构研究相对薄弱"的判断,同时也是中国宪法学界关于开拓国家机构教义学研究的宣言。在教义学范式下对宪法国家机构条款......
<正>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宪法学的根本任务应当是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通常以为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为其必要中介),这一点毋庸......
<正> 一、区分宪政行为与行政行为的必要性本人始终认为,作为法律部门的宪法和行政法是两个不同的部门法,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
宪法上的社会权,是指基于社会国家(福利国家)思想,为特别保护社会上的经济弱者,实现实质上的平等,而由宪法所保障的人权。作为20世纪之后......
三十年来的中国宪法和宪法学发展,制度层面有四次修宪三十一条修正案,学理层面则至少有四次大小不一的动作,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
<正> 近年来宪法学界正在寻求对宪法学理论体系进行深化与更新,力图适应迅速发展的时代需要,服务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改革国......
本文论述了日本环境权理论和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具体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在日本的环境权运动中,宪法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了......
被称为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齐玉苓案件”,又一次掀起了探讨宪法司法化的热潮,宪法司法化又一次成为法学界尤其是宪法学界的......
<正>欢迎辞:高祥(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会长,《比较法研究》主编)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正>对违宪审查体制的介绍和探讨是三十年来我国宪法学研究的一个重中之重。不过,违宪审查机制并不是宪法的唯一实施途径,更不能说......
<正> 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划分组成区域、处理整体和各区域单位间权限分配和权利义务关系的政治制度.它是国家藉以表......
在现代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宪政国家,不能只看这个国家宪法的宣言与标榜,而必须观察这个国家是否具有一套足够限制政府权力、......
本文择取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日本宪法学界的代表性著作、相关学术团体的会议信息以及重要的宪法判例。~①著作的列举将......
一、小引:问题与视角在20世纪90年代,一批具有深沉问题意识的民法学家曾率先拉开了宪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帷幕,纵论市民社会与政治......
<正>一、引言或许基于"二战"严重践踏人权的历史,在"二战"结束后的十余年,德国宪法学界研究的重点始终在基本权利领域,而关于国家......
<正>一个学科的发展总是离不开自身学术传统的建设,而要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学术传统,就不能不对本学科的日常进步进行及时的追踪和评......
<正> 表现自由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上是指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包括以报纸、杂志、绘画、服饰、照像、电影、音乐、唱片、收......
<正>2014年,在中国宪法史上,是具有诸多纪念意义的一个年份。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于9月20......
<正>高全喜(北航高研院院长,法学教授)首先欢迎大家莅临北航高研院,参加我们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宪法学年会。为什么说是第一届政治宪......
20 0 1年 8月 1 3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害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权的基本权利是否应当承担责任的批复......
一、“九五”期间宪法学研究概况 九五期间,宪法学在注重传统的研究领域的同时,开始对宪法学理论体系及宪政实践进行全面的反思和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