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史相关论文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季风区,农业生产活动受到季风气候的强烈影响,"风"作为常见的自然现象,时刻影响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日常劳作与......
两部外国学者所作的中国环境史巨著——《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和《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于2014年、2015年相继出版中......
马立博《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一书以长时段的研究视角,探讨了中国环境变迁的历程,揭示了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由近及远、由内而......
2011年以来,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成果丰富,对各领域的研究均有不同程度的推进,尤其是在学术渊源、研究方法、......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生态环境史研究日渐成为国际史坛之大宗。在我国,由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不断......
环境史史料研究是环境史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环境史史料研究从环境史史料的理论探索,到各类环境史史料的具体分析......
<正>继Tigers,Rice,Silk,and Silt: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
期刊
近四十年来,中国环境史史料研究在理论、个案、区域等方面均呈现出研究成果丰富、研究人员广泛、研究时段集中等特点,但亦存在重视......
本文认为环境的'改变'绝不等于环境的'破坏',由此提出环境人类'干涉限度差异'命题。区域环境敏感度天然......
<正>本书共收录作者文章33篇。其中,"学理求索"部分11篇,对中国环境史的学术渊源、学科定位、学科建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人才......
中国环境史的研究已从2008年学科初建时对有关学科名称“环境史”“生态史”“生态环境史”等的名实之辩、学科归属及与其他学科关......
环境史学在西方兴起于 2 0世纪晚期 ,在中国也许起步更早些 ,但其受到国内史学从业者兴趣日增的关注 ,则是近年来的事 :一方面是缘......
这是一篇对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退隐 :中国环境史》的评述 ,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析了伊懋可的环境史概念、理论基础和本书......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总体上看,今日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生态......
中国环境史作为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其发展和研究离不开历史文献的支撑,但由于环境史在历史学科中的特殊性,一些文献中不常被人......
环境史研究需要不断开拓向前以及不断回顾与反思,在检视自身过程中不断成长、成熟.20世纪70年代环境史兴起于美国.而中国环境史在......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生态环境史研究日渐成为国际史坛之大宗。在我国,由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不断......
新兴的环境史学正在经历重要的思想转向,在"问题"和"主义"两方面都面临着困扰。为了调和"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冲......
清代以降,云南内地化进程加快,环境破坏也随之加剧,为此政府和民间均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反思这一历程,应该看到,少数民族的生......
<正>一前言据笔者统计,2010年关于中国大陆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环境史研究成果共280多篇论文和20多本专著,可谓收获颇丰,拘于诸......
关于中国环境史的兴起和学术渊源,中国学者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形成了两类典型的叙述。在此基础上,值得进一步考虑的......
一、中国环境史学的兴起中国环境史是历史学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至多有20年的历史。1995年由伊懋可(Mark Elvin)和刘翠溶主编出版......
第一届世界环境史大会是该领域的首次全球性大型集会,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环境史学的最新发展和目前版图,从中我们看到了自身的......
期刊
人类对周遭世界各种自然事物和生态现象的感知和认识方式,以及所获得的经验、知识、观念、信仰、意象乃至情感等,构成人类的"生态认......
休师,是美国环境史学家唐纳德·休斯(J. Donald Hughes)在我心中的称谓。对休师的悼念与追忆,伴随着我的己亥猪年(2019)春节,......
自然现象的背后隐含着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水患和水土流失与黄河中游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黄土高原古代有森林生长 ,曾有......
<正>近年来,中国环境史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投身于这一领域的学者日渐增多,环境史的理论架构与学科建设等问题都得到了深入而全面......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生态环境史研究日渐成为国际史坛之大宗。在我国,由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不断......
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环境史研究自21世纪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理论探讨的成果尤为突出。国内诸多学者一直在试图为之建构......
环境史以揭示人与自然在历史中关系的流变及诸如环境各要素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中国环境史因此成为传统史学研究中充满魅力的新......
有关中国历史兴衰的解读,其著作尽管汗牛充栋,但是不外乎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维度切入。若按照时间年代的顺序,从生态环境......
基本而言,直至晚清,蒙古和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行政语言并非中文.因此对清盛世时期的环境史研究来说.采用多元档案和多种文字资料是必不......
田野调查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在中国环境史研究中的合理运用,既能弥补相关文献记载的不足,又能从中窥见许多当地人的认识......
古人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站在历史的高度,有针对性地在中国浩瀚的历史资料中梳扒,追寻流散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
<正> 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头等问题之一,环境史也愈加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为历史学研究提供......
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的总和,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个自然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
2019年7月22—26日,第三届世界环境史大会①(The 3rd World Congress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在巴西南部沿海的圣卡塔琳娜州(Sa......
<正>一《中国的战争生态学:河南、黄河及其他(1938—1950)》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环境与历史研究》(Studies in Environment and 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