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史相关论文
对“新清史”的批评和讨论,无疑是近年来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人热烈地支持或者激烈地反对“新清史......
从建州女真起兵到清入关后数年间,在军事征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新征服的土地和人口不仅为后金政权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资源和后勤保......
将中国历代王朝称为“帝国”,在学术界以及民众之中基本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基于对以职贡图和寰宇图为代表的图像史料的分析可以看......
西方汉学的历史书写存在一种以“中华帝国”概念为基轴的“帝国史”范式.该范式包括三种叙事,即突出“汉族”与所谓“异族”二元对......
史学方法的核心是思想方法、理论方法,而非技术方法、研究方法。近代以来,具有主导性、占据核心地位的根本性史学方法是从社会性质......
现代国民国家的合法性建立在人民同意的基础上,而人民的范围则是不同国民构建方案彼此竞争的结果.现代中国的多民族国民方案以历史......
明清鼎革是中国帝制时代最后一次王朝更替,历代王朝失序瓦解重构的因果关系依然发生作用.同时,这次王朝更替发生在17世纪中叶,与欧......
晚清以来,很多学者把理藩院体制视为清朝在藩部地区主要的治理方式,强调“因俗而治”的特点,这也成为新清史学者阐发殖民帝国理论......
罗友枝将"否定汉化"的历史叙事与国家政治、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其危害不仅仅是要跟我们争夺学术话语权,更是为了解构中国的主权统......
<正>一、由明清盐业史研究到社会风气变迁研究何:徐先生好!很高兴您接受访谈。请先谈谈您是如何走上明清史研究与教学道路的。徐:......
"什么是中国,中国是什么"之所以会成为问题,主因是西方学者一直坚持把中国人等同汉人。其实,"汉化"是中国历史上客观的历史事实。......
濮德培的《中国西征:清对欧亚中央地带的征服》一书,在"世界史"和"全球史"的视野下探讨了清帝国平定准噶尔的历史。濮书的主要贡献......
乾隆诗数量宏富,内容广泛,展示深厚的汉文化功底及其对汉文化的向往,特别是其诗呈现其尊奉儒教之真切,毫不逊于任何一位大儒,足证......
“新清史”论者的核心观点,就是否认清朝统治者存在对中华主体文化认同而“汉化”的事实,其论者从“满洲”中心观出发,认为清朝能......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作为新清史基础理论之一,濮德培等人提倡的满洲殖民主义,提醒我们应该用政治学的方法与视野重构一个国家历史的宏大叙事,以纠......
朱政惠、崔丕主编的《北美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一书,于2013年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70多万字的论文集,主要来源于2011年......
期刊
<正>2016年,中国古代史研究稳步发展,呈现活跃的局面。新的学术资料和考古发现逐渐披露,新的理论、方法和观点不断涌现,在传统领域......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汉族中心论"的中华民族历史叙事模式将中华民族看作是汉文化人群同化异族而不断扩大规模的结果,由于其无法将边疆民族合理地纳入......
<正>引言:当"中国"成为问题近年来,伴随着《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本)2与《哈佛中国史》(全六卷)3在中国的热销,"历史热"、"通......
历史学界对于清史研究形成两种研究范式:新清史学派强调满族的民族特性即"满语骑射",清史研究传统观点则认为"汉化"政策是清朝之所以能......
新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应该有新的学术突破。严格意义上的突破,既不能离开对中国传统史学方法的继承,也不应忽视对西方社科理论的......
<正>中国的清史研究包含着许多传统议题,如清朝与明朝宫廷结构与制度的异同,超大疆域的控制与民间治理的得失,满汉关系的持续纠结,......
"非汉"日益成为讨论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边疆民族历史时频繁使用的概念,但其内涵及具体指代存在模糊性,导致在普遍意义上找寻与"......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刘小萌研究员于2008年出版了《清代北京旗人社会》一书[1]。作者长年致力于清史、满族史研究,曾就......
期刊
"新清史"论争起于1990年代中期,罗友枝对何炳棣《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的批评及何炳棣的反驳,随后,西方学者分别就研究立场......
美国的部分"新清史"学者总爱笼统强调中国与"大清"始终为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这就必然涉及到清代满人的"中国认同"问题。本文对这......
<正>2014年1月21日至22日,由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主办的"当前民族热点问题研讨会暨学术研究方法与......
<正>作为继拉铁摩尔的作品之后,西方学术界研究中国边疆史的范式性作品,著名人类学家巴菲尔德教授的《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
<正>张世明教授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眼光独到,在法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边疆学等多学科间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是当前少有......
<正>近几十年来,部分国外学者对中国历史的兴趣,逐渐转向了中国内亚部分(满、蒙、藏、疆),试图利用多语种文献重新书写元史、清史......
<正>一终结与延续1917年2月15日,沙俄帝国崩溃;1918年11月11日,奥匈帝国瓦解;1922年11月1日,奥斯曼帝国终结……帝国崩解,境内少数......
<正>王老师,您好,谢谢接受访谈。我们知道,您本科的时候在厦大读的是考古学,在研究生时期方向是中国民族史,后来在博士期间,您选择......
《皇清职贡图》是清乾隆时期绘制的宣扬清朝大一统国家盛况的巨型画卷(图册),本文以《皇清职贡图》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清朝是中......
<正>"大一统"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公羊传》中,意思包括对王者地位的尊崇以及对疆域的占有和"私言"的控制。"大一统"的第一个意思......
清代新闻传播史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困境。突破政治史研究范式,在理论上有所创新,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
<正>2012年度,国内外中国古代史研究发展稳健,取得了大量新成果,呈现了不少新趋势,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新资料的发现和整理、研......
<正>"汉藏佛教艺术"与"藏汉佛教艺术"近年来,藏传佛教艺术于世界佛教艺术研究领域和艺术市场均异军突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十几年前在美国出现的新清史研究,已经对国内学术界特别是史学界造成了又一次冲击。新清史研究渊源于美国学术界对近代中国研究的......
<正>本文是对以下著作所作的评论:1.柯娇燕:《透镜:清帝国意识形态的历史与认同》,(Pamela K.Crossley,A Translu- cent Mirror:Hi......
强调"满洲之道"的"新清史"试图以满族的民族性来证明17世纪清王朝的成功,未能意识到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明显违背了......
在中国研究日益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的今天,作为海外中国学界的主力军,美国中国学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状况既是美国学者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