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相关论文
2018年9月17—1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
《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部旷世巨制的研究和撰写是李约瑟和许多中国学者和科学家合作的结晶。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前五卷的写作中,就......
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撞击与交流,其媒介主要是入华耶稣会士,其中尤以法国在华耶稣会士著作最丰,影响最广。通过与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密......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建设亲历记》是一部科学口述史作品,口述者柳怀祖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 全程参与者,他将北京正负......
<正> 一、“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时期对外开放的结果 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经过先秦时期的开辟,汉唐时期的发展,到了宋元时期达到繁......
【正】 中国科学技术统计的标志是STS。它诞生于1986年4月,北京全国科技普查办公室。 1985年全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科学技术普查工......
9月,朱清时院士卸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他出任此职整整10年。日前,接受中青报记者"您最希望传承下来的价值观是什么"的采访时,......
回顾8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科技事业探索的历程,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作用,始终以敏锐的......
中国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和冲突沈红作者最近在香港《中国与世界》志志1996年第3、4、5合期上发表文章指出,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协调......
最近,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路甬祥在谈到如何提升中国科学技术的原创能力时说,科学创新的价值只能体现在“......
各理事单位、有关单位: 在省科技厅领导下,《科技信息》杂志理事会成立一年多来,充分利用省科技厅科技管理及信息搜集、传递方面的......
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撞击与交流,其媒介主要是入华耶稣会士,其中尤以法国在华耶稣会士著作最丰,影响最广。通过与法国皇家科学院的......
通过对中国传统思维和中国传统制度、文化的分析,总结它们各自的缺点以及它们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必须改革我国现有的......
晚清时期是近代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第一次大面积相遇的时期。近代西方文明是科技文明的代表,而中国传统文明则是农业文明的代......
<正>《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CN11-5511/R,ISSN1673-6613)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党的十六大绘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我们只能走一条依靠科技,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和探讨科学技术的本质、特点、规律、社会功能以及科学与哲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