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关论文
夏、華、中國、天下等詞都經歴了從指稱西周王畿擴大到指中原諸侯國,進而涵蓋南北全境的過程,其擴大的過程,反映出古代用禮樂制度......
在國家機器尚處於雛形階段的中國遠古時代,宗教事務就極受重視.政教一體的特徵,在上古國家政治中已很明顯地顯露出來.但以“天”信......
评审专家点评 点赞批阅初审报告的终审编辑 《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一书的初审报告已经写得够全面、规范、仔细了,小4号......
儒家提倡的'孝',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道德之一,也是中國古代社會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所共同遵循的一項最基本的倫理規範和......
僧官制度是對佛教教團的管理制度,也是職官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爲中國佛教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結合的產物,僧官制度體現了中......
南宋歷史上有三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也是三位聲名卓著的忠臣:宗澤、岳飛、文天祥。文天祥試圖挽狂瀾於既倒,岳飛死於南宋初年的國策......
200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道教思想史》(四卷)是一部大型的道教思想通史,由四川大學著名道教學者卿希泰先生擔任主編,詹石窗......
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莊周'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②。其後荀子又在《解蔽》篇......
借鑒西方詮釋學(hermeneutics)的概念研究中國古代經典文獻,不容忽視的一點是,所謂哲學的詮釋研究,應該兼顧文化與歷史的層面進行......
生態美學是生態學與美學交匯融合的結果,'它以人與自然的生態審美關係爲出發點,包含人與自然、社會以及人自身的生態審美關係,......
一、前言樂與苦是人在世間生活的重要感受,也是一種人生態度①。離苦得樂,是古今中外許多人追求的人生目標;快樂主義,在西方也是一......
中國思想史上春秋戰國是偉大的時代,作爲那個時代最傑出的哲人之一,莊子的思考在許多方面又迥異於諸子,至今仍可以説是一份獨特的......
陶淵明思想向來界域於儒道範疇。其實,陶與先秦農家思想有不少切近。首先體現在其'並耕而食'的生活方式與觀念;其次,先秦......
中國地域遼闊,江山多嬌,山水旅遊早就引起先民的濃厚興趣。據説華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就是一位喜歡登名山,涉大江,觀滄海,足迹遍及東......
先秦思想的萌芽,大概與中國文化的起源同時發生。在發掘出的甲骨文、鐘鼎文中,就有大量敬畏'天'、'帝'的表達。至......
1983年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推動了敦煌吐魯番學的快速發展,不到二十年,《敦煌學大辭典》《敦煌分類録校叢刊》《英藏敦煌文獻(......
中古時代所謂“六夷”及與之頗有關聯、往往相對而言之“中國”名號,屢見書史,其具體含義及變遷,學者對之有所關注與討論,然角度多......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日期:2009年4月頁數:405頁在當代中國的學科體系中,現代文學研究早已有'顯學'之稱。幾十年來,無論......
羅振玉,字叔藴,號雪堂,1866年8月8日生於江蘇淮安,祖籍浙江上虞,是中國近代學術的奠基人之一。1928年羅振玉遷居大連旅順,同時將舊......
石窟寺研究内容具有多元性,這不僅是因爲石窟寺是集合建築、壁畫、造像爲一體的藝術載體,更是因爲石窟寺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産物,包......
一導論本文介紹2010年以來新疆龜兹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三方合作項目'......
在以往中古中國的藥師信仰研究中,學者們對其信仰内涵的判定經常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一方面,他們根據經典内容和部分其他文獻資料......
一前言'唱導'是佛教齋集法會時,僧侶採用淺近的説教形式,來宣傳教義、開導世俗信衆崇奉佛教的傳播手段。'唱導'在......
一、專著敦煌文物研究所整理《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11月。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
本年度中國大陸地區共出版敦煌學專著70餘部,公開發表相關論文近400篇。現將研究論著目録編製如下,其編排次序爲:一、專著部分;二......
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Mani)於公元3世紀創立的宗教,它的主要教義是明暗二宗和前、中、後三際論。作爲一種'世界宗教',它曾......
'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13年8月18—20日在首都師範大學舉行。本次會議厚厚的兩册《論文集......
自1909年我國敦煌學發軔以來,至今已經走過了百餘年的風雨,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這既得益於國際學術界的努力,更來源於中國學者的......
幾點説明:1)本目録以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爲限,包括專著、文集、圖録、論文、譯文和述評等,内容涵蓋總論、文獻、歷史、語言文字、......
榮新江著《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已於2014年8月由三聯書店出版發行。該書係作者繼2001年的《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後,又一部研究漢......
摩醯首羅天,梵文Mahes’vara,又譯作摩醯伊濕伐羅、摩醯濕伐羅。《大智度論》卷二:'如摩醯首羅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騎白牛......
自從大航海時代之後,中國歷史的研究已經納入世界史的視野。關於中國的歷史和知識的記載已經不僅限於中文文獻。明清之際西方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