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相关论文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规制来遏制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进一步恶化、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模式逐......
文章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并实证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实现路径,结果发现:第一,金融发展......
基于文献综述发现双向FDI(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可能同时具有“污染光环效应”和“污染避难效应”。因......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为解决温室效应等问题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颁布了一......
本文以2005年和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核算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678 964.38万t,强......
本文基于协整、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探讨了我国1961-2010年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CO2)和经济增长(GD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与天然气、石油、煤等常规化石能源以富集态赋存、以赋存态开采不同,天然气水合物大都以固态分散赋存于地层的孔隙中,对其中所含天......
结合1997-200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模型对江苏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997-2007年间,能源使用效率是促进二氧化碳完全......
本文通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的研究,认为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为进口国承担了14.4亿t~CO2,约占我国当年能源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鉴于全球温室效应的严重性,本......
<正>2013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时表示,纲要实施总体顺利,24个主......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以能源大量消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促进人类巨大物质文明进步......
首先通过构建的两国家理论模型,对贸易竞争力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解析。然后,基于全球66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面板......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2008年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做出了到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
自从工业时代的开始,由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烧所引起的大气二氧化碳(C02)排放,通常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人为因......
为了分析我国CO2排放强度与外商直接投资额之间的关系,以东中西部地区1997-2011年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个突出的环境因素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由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备受人们关注,绿色金融是近期比较热......
我国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摆脱依赖于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GDP增长,就必须发展绿色经济,走低碳环保之路。......
为了测算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制造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利用改进的份额转换模型对制造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变动率进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这是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载体,在推广低碳理念、控制城市碳排放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6月15日是第三个"全......
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40%~45%,这实际上要求CO2排放强度应是收敛态才能完成预期目标。江苏、浙江......
<正>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研究司副司长范必认为,我们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所调整,应该认识到油气代替煤炭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虽然能源的......
<正>低碳发展,是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国内很多地区,都有建设低碳城市、促进低碳发展的愿望。随......
<正>春风送暖,万象更新。2015年3月3日至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基于1995-2009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一般广义技术进步及其分解以及碳排放专有广义技术进步及其分解对CO2排......
<正>2012年6月25日,为期7天的水库温室气体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会上,来自国际水电协会(IHA)、加拿大魁北克水电(HydroQ......
"低碳环保"已成为无法回避的民生话题,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同把脉"低碳环保"这份沉甸甸......
针对"十二五"规划中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7%的目标,设定两种分解路径——等比路径和等差路径,采用数理经济学理论,将之分别对应到......
本文采用IPCC的方法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省际层面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根据Dagum(1997)提出的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199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技术进步状况,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全国整体、分区域(东......
...
<正>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消费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而稳定增长,人均能源消耗不断上升,二......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
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选取工业能源消耗量、工业能耗强度、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工业碳生产力等指标分析中......
文章主要阐释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信息化的概念,利用VAR对信息化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信息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