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分解分析相关论文
水资源短缺和化石能源枯竭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与此同时,由于能源、水资源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紧密关联,能源......
本文在Reijnders和de Vries(2018)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基本框架下同时考虑行业和技能异质性,并利用WIOD数据库以及相配套的劳动力就业......
通过编制浙江省2007—2017年可比价能源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其直接能源消耗系数、间接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能源消耗系数;同时基于结构分......
对经典消费视角碳排放的概念进行拓展,基于Kaya恒等式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各省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
本文基于全球产出供应链和投入需求链双重视角,从国家-行业和微观企业层面分析中国以不同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及其变动的......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减污降碳的双重压力下,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协同减污降碳,是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研究利用减排量弹性系......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打好防污攻坚战的关键途径和重要抓手, 然而促使以PM2.5和CO2为代表的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驱动因素......
中国已成为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承接全球价值链加工转移环节,在木材资源大量消耗和低效利用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故有必要针对林产品......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耗总量控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作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耗大省,探索关键影响因素对山西省最终需......
基于历年投入产出表数据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跨期变化进行拓展的结构分解分析,发现中间投入结构因素是造成2005年至2015年期......
当前中国对能耗总量和强度实行了“双控”,在需求侧改革背景下,分析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是制定有效能源政策......
投入产出技术自1936年提出以来在经济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计量手段,投入产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迅速扩大的经济规模以及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在碳减排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对城市碳排放特征及低碳城市转......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日益加深。居民消费碳排放过量不仅会影响经济社会发......
研究目标:考察2007~201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的成因,并结合国际数据对“去工业化”问题重新审视,探究中国经济结构的差......
摘要 与传统生产侧的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不同,使用2012、2015和2017年可比价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从需求侧对我国各行业的隐含能源消......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山西省是主要的煤炭产区之一,且大部分位于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的黄土丘陵区,采煤造成的水土资源损毁以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各国之间的世界贸易一体化,全球各国各地区依照自身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积极地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分工......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其出口贸易规模的迅猛扩大不仅......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国际贸易正处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生产体系之下,以海关为基础的传统统计方法已经不能准确反映一国或各地区......
随着纸浆贸易在全球范围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纸浆生产正面临原材料紧缺、环境污染治理、中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挑战。在国内原材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条件使得我国煤炭消耗......
人类生活离不开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其所带来的全球变暖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随着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长,由温室气体所引起气候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中国作为碳排放......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经济体,而居民消费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始终是可持续消费领域......
文章利用EORA数据库中世界投入产出表和各行业用水数据,测算了2006-2015年中国各行业供给侧和需求侧水足迹,并对其变化量进行结构......
文章利用EORA数据库中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碳排放数据,研究了2009-2015年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碳排放转移情况,结果显示:......
本文在能源经济学理论框架内,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能源经济和政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本文创新地将协整性与Grange......
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文因素造成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人类......
自改革开放战略实施之后,中国进入了工业科技化进程加速的时代,与此同时污染物排放量快速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第二产业更是中国废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但是与此同时,让全中国人都不愿看到的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急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政府......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能源工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由1978年的6.28亿吨增至2008年的26亿吨,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
为了得到某种产品,在整个生产链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被称为“隐含碳”,在国际社会“基于生产”而非“基于消费”的二氧化碳测度模式......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减少因化石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构建科学合理的碳排放......
本文首次在省市级层面研究2002年至2007年上海碳排放强度下降因素,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法将25个分行业综合成最终需求总量(GDP)、最终......
本文以2005年和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核算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678 964.38万t,强......
结构分解分析(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模型是近年来投入产出分析领域主流经济分析工具,研究了考虑占用变动的SDA......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从生产和最终需求角度计算了1997~2017年中国大气汞排放量;并结合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各种社会经济因素......
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广东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CO_2排放量增长的挑战.从多角度分析广东省CO_2排放变化的社会经济......
可持续消费研究是产业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居民消费包括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本研究首先采用综合生命周期分析方法(Hybrid ......
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仅次于韩国、日本的世界第三造船大国。基于我国1987—2002年投入产出表,运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考察我国......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能源消费迅猛增长,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分析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原因,可为未来寻找节能......
我国煤炭资源型地区众多,但其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形势严峻,如何针对能源和水这两种重点资源进行协同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
在能源环境领域中,强度指标能够衡量能源利用与碳排放的相对效率,被广泛应用于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和能源环境政策制定与实施中。乘性......
通过构建1997~2005年的能源投入产出表,计算了相应年份各部门出口贸易的完全能源密度和完全污染排放密度,并分两个阶段分解了影响其变......
作为出口贸易大国.中国的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总量相当可观,而且还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1997和2007年中国......
通过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结合修正后的laspeyres方法,将以污染物为表征的环境压力分解为人口、经济、技术3种驱动因素的影......
200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限制碳排放正在......
运用结构分解分析技术及选取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两个影响贸易变动的变量,对兵团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变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