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辐射强迫相关论文
云是表征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在全球能量和水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称为地气系统中辐射收支平衡的"调节器"。云通过反......
秦岭作为我国南北地理环境的重要分界线,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区,其南北气候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南湿北干”的空间格局,气候......
本文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总云量、行星反射率资料,计算并分析了我国年、月平均云对地气......
A coupled meteorology and aerosol/chemistry model WRF-Chem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model coupled with Chemistry) wa......
基于ISCCP和EQBE资料,本文比较了中国东部和印度季风区的云和云辐射强迫的气候特征.虽然它们同属于亚洲季风区,并且有相似的降水季......
采用NASA地球观测系统(EOS)“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的云和辐射资料,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4个典型地域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云对......
通过与卫星观测云和辐射资料的比较,检验了10个大气环流模式对东亚地区云量、垂直结构、光学属性以及辐射特征的模拟能力。10个模式......
本文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行星反射率、长波射出辐射(OLR)和云量资料,计算出中......
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修计划(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长波射出辐射(OLR)和云量资料,计算并讨论了青藏高原地气系统各季和年平均总云......
结合Cloud Sat对云的主动观测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对气溶胶的被动反演,研究了典型站点气溶胶对......
利用地表太阳总辐射和散射辐射对Long and Ackerman(2000)的云检测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云判别的准确率。首先采用比值概率密度峰值......
通过与ISCCP(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 matology Project)逐月辐射资料的比较,本文从气候态和对ENSO响应的角度,评估了国......
本文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快速耦合模式FGOALS_gl对低纬太平......
通过与观测及再分析资料的对比,评估了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1对中国东部地区云辐射特征的模拟性能,并着重分析了模......
最近的卫星数据分析在北极海洋提供了与表面精力预算相关的改进数据集合。在这份报纸,在从表面放射预算(SRB3.0 ) 和国际卫星获得的......
利用CloudSat的2B-CI。DCLASS-LIDAR云分类产品和2B-FLXHRLIDAR辐射产品4a(20072010年)的数据,定量分析了单层云(高云、中云、低云)和3......
冬季青藏高原东部(22°N~32°N,102°E~118°E)层云区是唯一存在于副热带陆地的层云密集区,环流特征较为复杂,大......
通过时空匹配主动遥感产品(2B-CLDCLASS-LIDAR)的云类型参数与被动遥感产品(Clouds and the Earth's Radiant Energy System-S......
气溶胶不仅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短波辐射和地气系统放出的长波辐射而直接影响气候,也可通过影响云的微物理结构和光学特性而间接地......
云自身的辐射效应和云与气溶胶相互作用的辐射效应对于气候系统中的辐射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且两者目前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