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基金会相关论文
20世纪50年代,冷战在全球范围爆发,文化领域的“交火”迅速展开。电影作为文化领域的重要战线,成为了冷战双方阵营关注的焦点,美国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美在亚洲的冷战对抗更趋激烈.香港由于地理邻近中国内地, 又有一批内地来港知识分子涌入, 因而成为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在"冷战共识"氛围的影响下,美国学术与政治的边界变得模糊。身处特殊历史时期,美国的中国学专家们一方......
<正> 美国主要意识形态输出机构现有和平队、全国争取民主基金会、美国之音、亚洲基金会和富布赖特奖学金计划等,都是通过同外国进......
在改革开放后,亚洲基金会开始在中国开展项目合作,在推进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推动法制改革和提供法律援助......
基于亚洲冷战背景下的地缘政治,美国在菲律宾独立前后对美菲关系“重塑”,美国将菲律宾纳入亚洲冷战同盟体系并将菲律宾树立为“民......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基金会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是指那些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资金来源于个人、家庭或公司,并且会设置理事......
20世纪50年代,在"国家安全危机"影响下,美国官私组织在何为冷战以及如何赢得冷战方面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并在反击共产主义的多......
近年来,随着对冷战史研究的深入,其研究内容逐渐超越了东西方之间的军事竞赛、经济对抗以及政治对立的传统研究范式,研究主题呈现......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香港成为中美文化冷战对抗的核心区域。一方面,香港本地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学生普遍升学困难,许......
亚洲基金会是美国国际发展援助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影响美国亚洲政策的重要智库之一。冷战结束以后,亚洲基金会致力于促进亚洲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