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冷战相关论文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简称IWP)是久负盛名的全球性作家交流项目。中美建交之后中国大陆作家开始通......
美国诗人弗兰克·奥哈拉的诗集《午餐诗》以看似囿于个人社交的圈层叙事以及相应的谈话语调与专名列举法,表现了诗人身处其中的纽约......
成立于1947年的永华影业公司,是战后香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制片机构之一.该公司在战后利用上海的资本、人才在香港拍摄国语片,体现......
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苏联基于各自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考虑,经过近三年的谈判,于1958年签订了一项文化交......
世界青年联欢节始于1947年,是由世界民主青年联盟和国际学生联合会定期主办的一项大型国际文体娱乐活动。活动的主旨本是广泛联系......
学位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二十年,美国对华宣传的政策和主题主要围绕“诉说历史友谊”展开,但在不同的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1949-1953年,杜......
内容摘要: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甜牙》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英国为背景,在冷战和爱情相互交错的故事情节中,讲述那个年代英国政府如何......
1950年代中后期,经过系列考察论证,美国新闻署提出要开展女性项目,设想以此帮助美国在冷战斗争中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全球女性的支......
1983年和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为联合国的分支机构.美国两次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政府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政策分......
20世纪40至90年代是美苏两极的冷战时期,双方的意识形态之争也蔓延到文化领域之中。作为文化中最敏锐、最活跃的文学对这一时代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美在亚洲的冷战对抗更趋激烈.香港由于地理邻近中国内地, 又有一批内地来港知识分子涌入, 因而成为美国......
自美国新闻署成立始,美国学者便开展对它的研究工作,进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期的研究者大多是该机构的......
二战结束后,随着冷战的逐步展开,美国政府通过对文化外交行政主管机构的整合、国会的一系列立法,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
《史密斯——蒙特法》是美国对外信息文化与教育交流活动的法律基础,对美国的公共外交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
期刊
当今中国,一些国人文化自信丧失、盲目崇洋。这主要因为美国多年来对中国实行文化冷战,许多国人已中毒;加之我国自身导向有偏差,传统文......
俄国学者卡拉-穆尔扎所谓“葛兰西的悲剧”凸显思考文化领导权问题的新维度。文化冷战背景下苏联文化领导权丧失反面印证了葛兰西......
美国在冷战时期对华侨华人的文化冷战是冷战国际史学界最新的一个研究领域,是美国对外宣传史、华侨华人史、中美关系史三个领域交......
<正>《读书》二○一五年第四期刊发了胡洪侠先生的文章《台湾的〈一九八四〉》,文章的信息量很大,笔者颇受启发。不揣浅陋,想狗尾......
相关学者以往在谈及美国对华研究类档案时,想到最多的应该是中央情报局制定的系列情报评估报告,其次便是美国国务院制作的相关研究报......
文章通过分析德国剧作家博尔歇特的代表作《在大门外》的创作背景、传播历史和演出实况,探讨了"文化冷战"在新世纪的袅袅余音,并对......
英国电视4频道最近播出了一个介绍现代艺术的电视系列片,其中一集专门谈到美国中央情报局如何利用现代抽象艺术进行文化冷战,是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习主席在全军政工会上强调:"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当前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深入推进,意......
文化冷战是20世纪美苏冷战的基本内容之一.作为文化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和宣传的战......
文章对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借鉴新加坡等国的发展经验,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
本文主要以1955年MoMA在巴黎举办的“美国艺术50年”展览为例,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设计作品在美国对欧洲的文化冷战中所扮演的......
冷战结束后,国家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但竞争的焦点发生了重大转化,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目标。“软实力......
冷战期间,出于反击共产主义与消解"反美主义"的政治、文化需要,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输出大量的图书,致力于展现一幅"经济富足、政治民......
<正>苏联帝国缘何会于1991年瓦解?尽管有许多学者希望通过研究对该问题所做解释,但直到今天学界仍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有别于以往更......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码艺术蓬勃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获得了极大的丰富。数码艺术日益成长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成为大众艺术的重......
冷战期间,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输出了大量的图书以塑造"美国形象":一方面,通过宣传共产主义世界的"红色殖民主义"和"邪恶"本质,以反衬......
<正>冷战结束后,国际学术界出现了利用新材料、新视角重新评价冷战的"新冷战史"(New Cold War History)研究。由于东西方对抗是以......
"二战"前美国私人基金会以"慈善"国际输出为参与文化外交的主要方式,并外溢出强烈的宗教使命感;冷战期间,通过向盟国输出美国文化......
冷战是20世纪国家安全战略需求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国际战略竞争形态。文化冷战是它最显著的特征。冷战的实质是对意识形态的争夺。......
自由欧洲电台作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外围的私人的、非官方的组织,美国推行心理战和向东欧国家宣传美国冷战政策的工具,在匈牙利事件期......
冷战时期,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和保护自己为首的西方阵营在思想上不受共产主义影响;同时尽最大可能拉拢东欧国家与人民接受美国......
重视宣传与鼓动是苏联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之一。苏美冷战开始后,苏联进行了宣传机制调整与改革。此后在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
期刊
最近几年,国际学术界兴起了一股“文化冷战史”研究热潮。有别于以往偏重于研究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冷战的影响,文化冷战史特别关注信......
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实施的文化冷战政策,是美国在亚洲地区冷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其都进行了相关的......
作为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文化冷战"策略的一个重要对象国,美国持续的文化渗透将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