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种间杂种相关论文
本研究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了低温对花粉育性的影响,以3037/02428的F_2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包含88个SSR标记覆盖全基因组12条染色体的连锁......
“超级稻”计划于1996年正式启动,在保持良好株型、高光能利用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单叶光合效率,将是“超级稻”育种计划实现的可靠......
籼、粳亚种间杂交杂种的低育性是亚种间强大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目前关于低育性的原因报道较多,不同的研究者对败育的原因及细胞......
利用不同来源的水稻广亲和品种为S_5~n供体育成的近等基因系与不同籼粳测验种杂交,根据杂种F_1育性表现,在一致的遗传背景下,比较不同......
文章概述了涉及亚洲栽培稻亚种间亲和性而进行的广亲和基因S-5n的遗传育种学研究;S-5非等位不育位点及其中性亲和基因研究和配子体......
汕优559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籼掺粳恢恢交低世代测鉴法育成的强优恢复系盐恢559与珍汕97A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借鉴籼粳亚......
检测了47个水稻籼粳杂种F1的花粉育性,平均值为(79.9±31.2)%,其中68%组合的花粉育性低于90%。研究了代表性组合IR36/Kamairazu不同世代......
[目的]探讨芸薹属作物杂种是否具有光合作用优势及其机理.[方法]利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矮脚黄'白菜......
以17个不同类型的籼、粳、爪哇型品种及其杂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了温度变化对花粉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
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和栽插密度对"赣亚一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小苗移栽,可以促进分蘖,特别是前期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提......
以台中65及其7个F1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水稻亚种间杂种F1裂药性及其与小穗育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的裂药性......
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其遗传基础复杂.目前在亚种间杂种不育性遗传上,不同研究者的结论不尽一致,即使对亚种间杂......
水稻籼粳亚种间存在着强大的杂种优势,但杂种育性普遍偏低成为这一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研究证明,花粉不育是导致杂种不育的主......
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是累加有利基因的有效手段.培育粳型亲籼系是有效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从而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
利用石蜡切片和染色体压片法对水稻亚种间半不育杂种F1及其亲本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亲本及杂种F1......
用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5个母本(3个籼型恢复系绵恢725、蜀恢527和蜀恢881,1个美国粳稻Lemont及1个爪哇稻香大粒),与1个日本特早熟粳......
广亲和品种是一类与籼稻和粳稻杂交杂种F1代均表现正常可育的一类特殊种质资源。以前的研究表明,Dualr和02428是广亲和品种,并已鉴定......
用32个籼、粳、爪哇型水稻品种配制了-67个亚种间杂交组合,对这些组合及其亲本所进行的脱粒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亚种间杂种一代脱粒......
亚种间杂交稻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同亚种内品种间杂交稻相比,亚种间杂交稻剑叶的气孔密度和气孔导度大,抽穗以后叶片的光合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