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起搏相关论文
近年来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以其低而稳定的起搏阈值,以及良好的临床获益成为人工心脏起搏的研究热点,LBBAP作为心脏起搏治疗的一种......
目的 探讨应用快速起搏支架定位方法治疗前降支开口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治前降支开口病变患者38例,......
目的:评价抗心动过速起搏(Reactive atrial antitachycardia pacing,rATP)干预心房颤动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符合起搏器植入......
人工心脏起搏(artificial cardiac pausing)是一种作为治疗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动过缓的最为有效的方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心......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起搏位点及不同起搏位点组合行犬心脏起搏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犬6只,随机进行右心耳(RAA)起搏、......
本研究采用临床指标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二种不同人工心脏起搏前、后的心功能参数进行测定,来比较起搏前后心功能的情况以及不......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并比较不同位点心室单点双极起搏对健康犬左心室壁机械同步性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优......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心脏再同步化并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人工心脏起搏技术.CRT在传统单腔、双腔......
我院7年来收治各种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51例,目前对于极缓慢的心律失常没有理想的药物救治,在无充足的时间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安装心室按需型起搏器时血液动力学与微循环的关系. 方法: 对安装人工心室按需型起搏器前后患......
探讨双腔起搏器不同房室间期(AVD)起搏对即时心功能的影响,并观察根据即时心功能调定的最佳房室间期对CHF患者长期疗效的影响.用M......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位右心房(HRA)、房室交界区(AVJ)、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4种不同的右心起搏方式,观察房室激动收缩......
人工心脏起搏包括生理性起搏与非生理性起搏,因起搏部位、工作方式不同,对心脏功能与血流动力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心脏利钠肽包......
晕厥是指由于脑血流低灌注导致一过性意识丧失和姿势紧张丧失,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其中,与神经反射有关的晕厥统称为神经介导性......
目的观察各种原因引起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右室起搏恢复自主心率后25例、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行射频导管消融......
床旁紧急心脏起搏为心脏急诊的一种抢救方法,因其带有盲目性,常不易成功.我院自1999年8月以来,采用右颈内静脉或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预激综合征是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反复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临床上确有部分预激综合征患者,其常规心电图无预激δ波......
目的探讨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胆石症病人安装心脏起搏器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 方法对我科8例安装vvI型心脏起搏器后施......
目的: 探讨希氏束起搏电极定位技术及心脏电生理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 健康犬在全麻呼吸机通气下,开胸,将特制希氏束(HisB )......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全球范围内估计有2 250万人患症状性心力衰竭,而且每年有200万新诊断的病例出现,......
目的:研究Kappa系列起搏器自动AV搜索功能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3例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病人中Kappa起搏器组12例,普通......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49~73岁(平均60.2士9岁),其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9例,Ⅱ度......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双腔起搏(DDD)前后左室心肌运动速度和位移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
自1982年以来,内江二院先后为64例次患者安置了体外临时起搏器或永久性埋藏式起搏器,成功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室单点双极起搏对急性心肌缺血犬左心室壁心肌力学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开胸比格犬10......
石毓澍教授是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病学科创始人、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名誉院长、天津医科大学......
非侵入性心脏临时起搏是对某些危重心脏病病人行紧急临时起搏,使其尽快 恢复正常心率,维持有效血流动力学的一种治疗手段。其操作简......
期刊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一直以来被定义为长期存在的心动过速损害左室功能,并导致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不仅持续性或反复性心动过速可引发心肌病,持久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引起心肌病。心动过缓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心室......
对不宜进行射频消融(RFCA)根治、药物又难于控制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治疗,临床较为棘手.近年来国内外[1]有人采用经......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左心室心肌运动应变和位移变化规律以及该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DDD起搏患者手术......
摘要:目的人工心脏起搏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医生针对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向病人介绍病情、安......
目的总结13例经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ENCP)经验。方法选择心脏停搏的患者,在胸前壁的心尖部和心底部使用无创性心脏大起搏电极和体外......
目的:这2起搏器术后感知功能异常的迅速判定与处理提供实例参考。方法:对7例安置起搏器后出现感知功能异常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感知功能......
目的:观察各种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临床表现和持续时间.方法:对显性预激射频消融后58例、特发性室性心动速终止后5例及右......
患者21岁,G1P0,孕43周.因晕厥2次,阴道流水10余天,下腹痛12 h入院.入院后查 :T 37 ℃,P 46次/分,心律不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明显病......
目的:评估用心房按需起搏器(AAI)或房室顺序起搏器(DDD)治疗慢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5年12月34例慢快综合征患者接受......
近年来研究证明,与单纯心室起搏相比,心房起搏及双腔起搏能减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2003年10月-2005年6月有1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持搏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
缓慢心律失常患者行右心室起博电极置入时室性心律失常 发生多呈一过性,但部分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室颤、心室临时起搏后心......
目的分析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80例采用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
三腔心脏起搏是一种多点心脏起搏技术,分两种类型.一是将三个起搏电极分别置入双房+右室(双房同步起搏),同步起搏双房,预防房性心......
目的采用基于多普勒血流成像原理的血流速度向量标测技术观察不同位点单点双极心脏起搏状态左心室腔内流场变化。方法9只Beagle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