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植被相关论文
基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人工植被区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对人工植被区碳通量及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碳通量的月均日变......
荒漠草原(生态区)横贯我国西北地区东部,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近二十年来,通过封育禁牧、退耕还林(草),植被覆盖显著改善,但是生态系统质量......
黄榆(Ulmus macrocarpa)是半干旱地区优良的先锋树种和水土保持树种及用材树种。黄榆适应性强,林分生长稳定,对改善辽西地区的生......
人工植被恢复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其对土壤水碳的影响是目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选取山西......
本文对不同建植年份、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土壤粒度进行了比较,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粒度组分含量与粒度参数的相关性。旨在为乌兰布和......
文中通过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植被指数,分析腾格里沙漠东北缘人工植被恢复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并结合气候和社会经济......
文章论述了荒漠地衣与“沙漠生物地毯工程”。在沙坡头结皮微型生物中发现了23种地衣,其中两个新种已发表,一属6种为中国新记录。......
土壤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沙化土地的治理与恢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区的土壤经过50 a的恢复,已得到显......
荒漠生物结皮-土壤系统温室气体(CO2、CH4和N2O)通量数据的缺乏,给区域尺度上温室气体通量的估算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2011—2012年......
中国的5000年文明史,实际上也是森林资源的变迁史,沧海变桑田,水域成农田,天然植被不断为人工植被所代替,几千年来气候的变化,人类......
水土流失严重与气候干旱是黄土丘陵区当前面临的两大生态问题。水分条件相对不足,使得人工植被建设存在问题较多,引起了人们对其水......
荒漠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困扰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沙漠、沙地广袤千里,是世界上沙质荒漠化危害严重的......
本文针对草原地带造林难的问题,对滴灌造林技术用于集宁至二连浩特(简称集二线)铁路沿线植被建设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地点为集二线......
本文首先以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于1995年放弃管护的水杉林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自然恢复5年、8年和12年跟踪调查研究了......
本文以上海环城林带为研究对象,采用法瑞学派调查法和每木调查法相结合进行了群落调查,共调查样方173个,记录种子植物87科184属226种......
水分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本因子,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量较少,加之地下水埋藏深度大,土壤水分成为植物生长......
平朔露天矿区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山西省北部的朔州市平鲁区境内,与号称黄土高原“黑三角“的世界特大型煤田—神府东胜煤田相邻,是一......
学位
我们把面积大、数量多、分布广、花期长、分泌花蜜量多、蜜蜂爱采、能生产商品蜜的植物称为蜜源植物。而甘肃历来为转地放蜂的必经......
为探索人工植被重建对土壤放线菌的影响,采用稀释平板法及琼脂块法对青海沙珠玉地区植被重建后沙土中放线菌的生态分布及拮抗性进......
天蓝、水清、地绿,城乡宜居,呼唤着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高效实用的生态修复技术.近日,记者在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了人工......
通过分析人工固沙植被区与流动沙丘区不同部位(沙丘迎风坡、丘间低地、沙丘背风坡)各层土壤温度梯度分布,及其月平均值变化与日变......
2004年4~10月,选择两种主要固沙(半)灌木为研究对象,观测了植物冠层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的截留量和穿透冠层的降水量,并模拟了它们与降......
综合土壤、气候、植被等诸多因子 ,结合时间尺度上的环境变迁对植被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沙子水分随着人工植被建立......
论述了研究陆气相互作用的意义和现状。在以前工作基础上 ,针对腾格里沙漠人工植被区陆气水热传输过程 ,提出了一个多层陆气耦合模......
根据西安蓝田人工林地土壤含水量测定,研究了0~6 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与土壤干层问题.研究表明:西安蓝田12龄杨树林和梧桐林地下1.8~3.......
对三江源区人工调控的4龄混播草地人工植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调控的混播群落盖度和植物量均高于对照(自然演替草地),尤其......
从坡地类型划分,林草种选择及乔灌草人工混交植被类型配置,整地,育苗,定植和抚育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金沙江干热河植被恢复的主要技术关键......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山西省太原市崛围山人工植被群落植物区系成分与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崛围山人工植被45个样方中有......
随着气候的演变,植被培育面临严峻的干旱缺水形势。为进一步增强抗旱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主要以作物栽培为背景,重点论述了有关抗旱的......
通过对河西人工固沙林植被群落和土壤生物结皮演替发育及稳定性的调查发现,在降雨量大于100mm的地区,其人工固沙林群落的植物种在......
以沙坡头人工固沙植物油蒿和柠条为例,构建了基于水分因子的沙区人工植被系统健康损害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单种......
在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对太原市崛围山人工植物群落的群落组成、结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
在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TWINSPAN等级分类和D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对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人工植被群落进行了植被数量分类与排序......
采用TWINSPAN、DCA和DCCA,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方面对平朔安太堡矿区的人工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的生态关系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库布齐沙地的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人工种植的沙打旺和塔落岩黄芪植被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沙地......
结合1999-2003年间引种驯化试验和育苗造林实践及前人在西部荒漠区进行的大量工作,进行了人工植被重建中适宜物种筛选研究.根据植......
对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的人工植被固定沙丘、红卫自然植被固定沙丘的结皮层和流动沙丘表层(0~ 0 5cm)中的微生物类群数量的......
沙地生态系统是温带干旱区、半干旱区的重要草地类型,沙地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条件。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人工植被草毯防护技术是迄今十几年来国际公认的最有效、最简便、最廉价的环保型边坡防护技术。在欧美及日本等地区已被广泛使用.且......
公路生态景观是由公路主体、周围自然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地质、地貌、生物等)及人文景观(各种建筑、农田、人工植被、雕塑,人工标......
选取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沙质草原风蚀破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人工林和林下草本层、土壤进行调查,研究了采取不同治理措施9年后的恢......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工建造的典型植被油松、侧柏、刺槐、沙棘、苹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碳氮......
概述了广东采石场植被生态恢复的现状以及近几年的工作进展;介绍了目前采石场采用的台阶、槽板、燕巢及喷播覆盖等岩壁复绿技术及......
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回归旋转设计,以产草量为标准对“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人工植被的施肥时间和氮磷钾的用量进行2年定位试验,建立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