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河流域相关论文
水文模型是对自然界中复杂水文现象的一种概化,是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地表水与地下水水文循环过程在一定地形......
利用3S技术对伊河流域栾川县景观类型的时空变化和景观指数进行分析。以研究区1985年、1995年、2002年和2008年卫星多波段遥感影像......
BUCKET模型结构简单,原理明确,参数较少,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介绍模型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宽......
TOPKAPI模型是一个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它将壤中流、坡面流及河道水流概化为运动波模型,通过对非线性运动波模型进行......
人类干扰使景观空间异质性发生了剧烈变化,进而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针对景观空间异质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联关系......
人类活动对地表水的影响可分为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以伊河流域为例分别分析了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对地表水的影响,并对显性影响因素......
伊河流域作为中国南北过渡带的一部分,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以往对该区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文特征和景观格局方面,缺乏土壤碳氮方......
伊河流域位于我国生态过渡带和生态环境脆弱带,土地利用类型、耕作方式、施肥灌溉等因素影响着土壤性质和土壤质量的变化。迄今在......
以伊河流域1987、2000、2008和2013年4期土地覆被数据、同期气象资料及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Arc GIS 10.2......
流域是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中、下游的地理单元,流域景观类型组成及其空间格局变化会对河流生态水文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功能产生显......
为了研究伊河径流的周期特征,用小波分析法对伊河中上游潭头、东湾、陆浑3个水文站的月径流实测资料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①潭......
为了有效地评价由土壤侵蚀引起的伊河流域的面源污染状况,依据水利部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应用通用土壤侵......
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伊河流域1982年以来历年逐月长系列降雨径流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站降雨周期一致性显著,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