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碳氮相关论文
为探讨绿肥还田对盐碱地棉田土壤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于2018—2019年选取黑麦草‘冬牧70’和大麦‘驻大麦4号’2种耐低......
为探究绿肥混播与氮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明确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在紫云英与油菜混播的条......
干旱少雨是限制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水肥条件是促进作物健康生长的基础,土壤中的物质能量转化离不开土壤......
枯落物是连接植物–土壤复合体的重要“纽带”,其分解是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对退耕地土壤碳氮循环及土壤生物环境有......
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利用率低,秸秆还田氮肥配施不合理等现实问题是造成该地区农业资源浪费和农田可持续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因素。随......
随着全球变暖日益加剧,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碳和氮的主要储存库,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和调控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
对比分析了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下田菁翻压还田对滩涂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CK、SN1、SN2、SN3、SN4及SN4+OF对应的......
黄泥田作为南方大面积分布的低产水稻土,其贫瘠的养分含量和较差的土壤结构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子。目前有关于低产黄泥田的大......
随着旱作农田覆盖管理体系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关于秸秆覆盖冬小麦增产效果不理想甚至造成减产的报道逐渐增多。小麦秸秆覆盖后由于......
全球变暖及氮沉降的增加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显示,在过去13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
冻土在生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冻土退化随之带来的是湿地及森林退化、土地沙化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且对人类的生活及可持续发展......
有机无机肥合理配施能充分发挥肥料的交互作用,以有机肥之长补化肥之短,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质量。然而等氮......
凋落叶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构成之一,其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化学及营养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凋落叶含有大量化感物质,其在土......
针对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多发、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以“蚕豆/玉米/甘薯”旱三熟种植模式下玉米田为研究对象,设置平作+......
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是三峡库区喀斯特地貌区的主要乡土树种,为了解柏木人工林不同混交种植模式对土壤转化酶活性和碳氮含量......
高寒草地沙化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严峻威胁,研究沙化过程中土壤碳氮和微生物变化有助于揭示驱动高寒草地沙化演替的生物学机制。......
植被和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类型的差异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氮的输入和输出,进而导致土壤碳......
以安徽省祁门县查湾林场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几种活性碳氮和氮素矿化率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
河口湿地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过渡带,其中碳和氮的循环是全球碳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的循环机制与陆地和......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特征、土壤质量水平以及全球气候变暖有着重大的影响。本论文采用野外定点采样和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
碳和氮是重要的生命物质,也是组成地球非生物部分的重要元素。森林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占有重要位置,是重要的碳源、碳汇,而土壤又......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蔬菜和果品产区,2012年种植面积分别为720万公顷、180.6万公顷、60.0万公顷,粮食总产位于全国第3位,蔬菜......
研究了青海省乱海子沼泽湿地土壤碳、氮沿水分梯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土壤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青海省乱海子沼泽湿地土壤w(全......
基于2473个土壤剖面资料和1980年代末~1990年代末陆地卫星TM影像分析中国1990~2000年林地、草地、耕地之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
本文对我国南方稻田紫云英作冬绿肥以及紫云英与稻草共同利用的增产和节肥效应及其植物营养学、土壤微生物学等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
阐明长期耕作下农田土壤碳氮含量动态特征及消长趋势,不仅可为我国固碳减排的国际环境谈判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为确保我国粮食安......
通过对新疆典型山区草地———高寒草甸、亚高山草甸和山地草原的野外实地监测,在对草原围栏内外植物群落生物量、土壤温度、土壤......
为探究不同施氮频度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牧草生长和土壤碳氮的影响,设置了对照(NC)、低频度施氮(NL)和高频度施氮(NH)等三个不同处理,......
土壤碳库是跨越土地退化和气候变化的桥梁:土壤碳汇既可加强粮食安全,又能缓解化石燃料碳排放。而自然因素和人类扰动对土壤碳库影......
对南瓮河自然保护区落叶松岛状林湿地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岛状林湿地土壤有机碳......
【研究目的】为明确宁夏扬黄灌区秸秆还田条件下适宜施氮量,【方法】在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4种纯氮施用水平[0(N0)、150(N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和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致使土壤干湿交替的强度和频率发生变化,影响土壤呼吸。本研究以若尔盖高......
对浙江省建德市集约经营、杉-竹混交和一般经营3种人工经营类型毛竹林土壤0-80cm剖面碳氮含量及转化速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湿地是自然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提供了众多生态系统服务。湿地利用变化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最直接的驱动因子......
为了探讨寒地农田黑土酶活性在作物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在黑龙江省双城市选择了4个玉米生长的黑土样地,对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
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措施是减少化肥施用、提升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土壤氮素高效利用和保持农业绿色循......
在全球能源、环境危机的大背景下,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一项重要议题。沼液是一种富含速效养分的有机肥料,生物炭是一种优秀的生物质土......
通过两年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秸秆的不同施用方式下,蚯蚓(Pheretima sp)对旱作水稻土壤中碳、氮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秸秆混施,......
为研究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深度土壤碳氮的特征,对大兴安岭漠河市沼泽、白桦林、落叶松、耕地4种土地利用方......
利用样线法采集喀斯特典型峰丛洼地单元内土壤样品(50个),采用多变量经验态式分解方法,分析喀斯特典型峰丛洼地单元内土壤有机碳(S......
园林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活性、惰性有机质,氮素含量较低,具有较高的碳氮比。基于此,通过设置园林废弃物使用量量级,研究园林废弃物对......
对西藏当雄县3种不同放牧管理模式(冬季放牧、冬春季放牧和全年放牧)下的高寒沼泽的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碳氮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3......
全球气候变化中有关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及其汇源特征的研究是现今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搞清苜蓿人工草地土壤的碳氮储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