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述动机相关论文
说服规劝,是侦讯活动的常规手段。本文辨析了它的概念和特点,阐释了它的心理机制和心理效应,提及了其内容和方式,探讨了其用于侦讯的常......
讯问对象的拒供动机是形成“讯问难”的重要因素。讯问对象的拒供动机形成因素主要来自于讯问人员和讯问对象自身两个方面;按照常......
为研究关于职务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的相关问题,对北京市监狱50名在押男性职务犯罪罪犯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犯罪嫌疑人供述动......
【本期主讲】 钟娟,安徽滁州人,1986年安徽大学法律系硕士研究生,1988年从基层检察院调任合肥工业大学大学法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
一、简要案情:2012年10月30日夜,我国北方某省发生一起命案,49岁范某被人杀死在自家的炕上。次日凌晨8时许,范某的母亲尚某发现范......
促使犯罪嫌疑人做出如实供述 ,是由某种需要引起的供述动机所推动的 ,但动机的表现并非那么简单 ,主导动机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
<正> 审讯的不能正确进行,除审讯人员自身因素外,主要是被告人头脑中的供述障碍。能否突破这种障碍,是审讯工作成败的关键。因而,......
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有较强的对抗讯问的意志。在面对是否供述罪行的动机选择中,犯罪嫌疑人自身存在的期......
<正>长期以来,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供述和辩解)在侦查工作和刑事案件证据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心理,特别是供述障碍......
<正> 语言,是人类在长期从事各种劳动中由于相互联系的需要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讯问语言是讯问人员......
<正>在2008年7月召开的全国检察长座谈会上,何家弘教授谈到侦查人员的审讯方法时提出要从"硬审讯法"转向"软审讯法"。在过去较长时......
讯问的心理实质是促使犯罪嫌疑人由拒供、谎供到真实供述的态度改变过程。影响犯罪嫌疑人态度改变的因素有认知性因素,情绪情感因......
供述动机理论是在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侦查讯问中,最核心的是促使犯罪嫌疑人在其心理活动中形成供述动机,只有供......
犯罪嫌疑人临近供认时的心理可分为两大类,即以抗拒动机为中心的消极心理和以坦白动机为趋向的交罪心理。分析犯罪嫌疑人在被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