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倾向相关论文
后凯恩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解决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对我国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后凯恩斯主义的代表......
壹积极财政政策正在演化为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内生因素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状态可以用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来概括:一是城乡居......
在多年持续性的扩大内需政策刺激下,我国经济自主增长机制虽然开始逐步增强,但基础还非常脆弱,最终消费还不能保持较为稳定增长的态势......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分析中,与制约居民消费相关的居民储蓄倾向及其储蓄函数日益被人们关注.我国居民储蓄倾向有何特征?它的变化反映......
文章对黑龙江省消费率结构、收入增长与居民储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国企改革进展 ,非国有经济的现状 ,以及农村市场所面临诸多不......
在资本形成过程中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将决定有多大比例的剩余会用于储蓄,金融机构吸纳储蓄的能力以及有效供给资金的能力影响着最......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有效需求不足的直观反映即为我国居民部门储蓄倾向高企不下,为此,众多学者从......
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大局,关系到调整与恢复居民的消费信心。居民消费倾向或是储蓄倾向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受......
不同收入阶层的储蓄倾向是否存在本质差异?这个问题对于理解收入增长、收入分配与宏观储蓄率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遗憾的是,......
我国居民长期以来储蓄倾向很高、消费率偏低,而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三大最终需求对GDP增长贡献度中,消费一直占重要地位。......
我国自20世纪九十年代始消费一直处于紧缩状态,自九十年代中期,政府连续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消费需求始终未能......
资本和资源所有者收入份额不断提高,而劳动者的收入份额却在不断降低。前者储蓄倾向高而消费倾向低,后者却恰恰相反。 温家......
影响内需扩大的因素有许多,但关键是体制性障碍,包括体制性价格上涨与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性增支。前者涨幅太快,并与产品降价不相称,个......
陈云同志在总结“一五”时期经济建设经验时指出:“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不......
始于1996年的廉价货币政策,虽有一定效果但不甚理想.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忽略了利率杠杆与储蓄、投资、消费等经济变量的相关性,且配......
在最近这段时候,似乎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十二五"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社会上对这个新时期的经济新格局有不同......
本文采用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 ,结合实际剖析了储蓄增长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 ,并就如何趋利避害提出了较为......
当前中国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加剧了资本流动性过剩。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相对过热,外贸顺差过大,消费相对疲软,三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国......
理论模型中的溢出效应山东工程学院副教教王学真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平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来看,目前比较倾向于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
<正>近年来,我国较高的储蓄率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问题。普遍认为,长期持续的高储蓄率是引发经济运行中高投资和低消费的主要原因......
本文的大部分观点和内容是在1997年10月形成的。当时,作者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赞助的“中国长期发展和产业政策”课题组负责人......
二、把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机会变为现实(三)高度重视教育1)强化九年制基础教育,任何没有完成这类教育的人员,经过一定期限的过渡之后,都没......
<正> 对通货膨胀增长效应问题的不同看法国内外学术界在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效应问题上有三种观点:“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
<正> 1989年经济波动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经济增长率跌至近十年来最低水平,通货膨胀仍处于经济增长率之上。 (2)经济下滑,储蓄率......
<正> “储蓄生命周期理论”是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于50年代以来创立的一种储蓄......
<正> 在开放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既要实现国内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又要保证国际收支的平衡......
<正> 真实利率是国内需求变动的主要原因什么是国内需求变动的主要原因呢?一些宏观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数量能在某种程度上刺激真实经......
本文根据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了通货膨胀与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通货膨胀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通货膨......
<正> 1994年和198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两个高通胀年份,这两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很接近,但个人名义收入增长率的差别则很大,......
<正> 1985年,围绕着工业超高速度增长和其他一系列宏观失衡问题,宏观控制的中心任务是抑制总需求,紧缩信贷和财政成为抑制总需求的......
<正> 在1979年以来的经济改革过程中,我国国民经济宏观平衡状况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经济理论界在关于......
储蓄是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储蓄率的高低决定经济增长拉动力和宏观经济政策及外贸政策走势。基于资金流量表,分析了2000—2015年中......
<正> 通货膨胀问题已成为朝野上下万众瞩目的热点,不过,人们总是把注意力倾注在探寻通货膨胀的原因上,以为对通货膨胀的结果已有了......
一、前言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历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但随之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
通货膨胀对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胡耀国通货膨胀对城乡居民家庭消费产生的影响,总的是:有的产生收入效应,有的产生替代效应,或二者兼......
消费者行为的统计检验、制度解释和宏观效果分析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方市场经济体系下消费者行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突出......
...
<正> 信贷资金失控,消费资金增长过猛,曾一度给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巨大的困扰。但是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
文章在对我国目前储蓄和投资的现状进行一般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障碍,即企业税收负担过重,投资吸纳能力降......
<正> 一、新的消费函数理论及其宏观意义 收入是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的基础,对消费影响最大。凯恩斯因此而提出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其重要地位却在我国被长期忽视。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外需下降、出口受阻,且长期高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