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官制度相关论文
明初佛教较之历代表现出更强烈的政治色彩,这一时期的佛教充分发挥了其入世致用的功能。本文简要分析了明初佛教的政治性特点,明初佛......
1912年3月至1915年12月的北京政府,是中国封建帝制结束后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政权。虽然它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但保护佛教......
佛教自汉白马驮经一事而始入中国.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于中国佛教发展有承前启后之功.《释老志》系《魏书》......
明代陕西地处西北边疆,辖境广阔,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作为“边地”的陕西沿边地区,农牧交错,华夷杂处,其内部民族构成多样复杂,社会组......
灵岩寺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万德镇之东的灵岩山,始建于东晋时期,之后历各朝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千载之中,僧人、......
<正> 敦煌遗书中保存了几件颇有意义的佛经目录——《沙州乞经状》(以下简称《乞经状》)。对于这些《乞经状》,日本一些学者已有......
佛教传入后最初在上层社会流布。显然汉代的皇帝和宗室接受佛教是后者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确凿的材料显示南北朝时代的后秦时代已......
【正】 谢重光和白文固二君是近些年活跃于佛教史研究领域的优秀中青年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佛教寺院经济和教团史的考察,功底扎实,......
《金石萃编》卷30《敬史君碑》反映了东魏、北齐的僧官制度,它不仅证明了文献记载的僧官名称:中央僧官沙门统、州级僧官“都统”、郡......
<正> 十六国时期各民族交错杂居,互相接触,互相影响。这种杂居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汉文化在少数族中传播,加速他们的封建化进程,......
我国对宗教实施管理,是从佛教开始的。随着道教的勃兴,封建王朝对佛教、道教都陆续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时间大致在东晋南北朝。基督......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社会现象。原始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从人生和世间“一切皆苦”的基本观念出发,以追求超脱世俗、了断生死的个......
佛教寺院的基层组织体系相当复杂,依据寺院的不同性质、规模的大小等因素而设立数量不等的僧职。通常情况下,寺院设有住持、副住持......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辽朝是我国古代契丹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历时二百余年,在我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辽代是一个以崇尚佛教著称的朝代。佛教的兴起......
本文以最近发表的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的全新材料,对已往研究中论述不足的西夏佛教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进行了论证和补充......
期刊
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内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广建寺刹,集结僧众,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
期刊
<正>2013年3月,江西星子庐山秀峰旅游度假有限公司在庐山秀峰景区大门东南约200米名叫"塔园"的地方修建停车场时发现明代壁画墓三......
<正>历经五代十国半个世纪的战乱纷争,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统一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北宋王朝,大兴文治,崇佛重教,广度僧尼,强化佛门的......
<正> 自公元420年宋朝建立,至公元589年陈亡于隋,中国南方先后经历了宋(420—478)、齐(479—501)、梁(502—556)、陈(557—589)四......
僧官制度作为中国佛教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色,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相当深入的研究。文章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僧官......
<正> 敦煌地区自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陷蕃之后,有两个半世纪实际上处于独立或半独立的状态。其间经历了蕃占时期(781—848年)、......
敦煌寺院中的“都头”田德新敦煌遗书中记载的“都头”大多指世俗政权中的官职。但我们在翻阅遗书过程中却发现:在敦煌寺院中也存在......
<正>圆公塔是东北地区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明代女真高僧墓塔。《辽阳僧纲司致事副都纲兼前广佑禅寺住持圆公塔铭并序》记述了明代女......
《續高僧傳·智藏》記載智藏與梁武帝關於僧團制度的辯論,實際發生在梁武帝天監年間,而非傳文所言普通年間。在此期間可考的兩件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