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法互补相关论文
李锦全教授认为,在先秦诸子中,法家是作为儒家思想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儒家强调道德自觉,而法家则倚靠法令的强制。儒法互补的结合点......
本文是与秦晖就20世纪文化启蒙的方向与功过问题的商榷文章.秦晖<文化现代化与中国知识人>一文认为中国的传统主要是儒表法里,而非......
对70年代中期的“评法批儒”运动,人们一般都从政治的角度做出评价。该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审视一下这场具有闹剧色彩的运动。作者......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中,儒法两家的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儒家和法家的思想和观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儒家所推崇的忠恕仁义的观点,利......
《说苑》政治思想的总体特征可概括为理想与现实的间杂与调和,表现为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道法现实主义思想的互补,德与福、道与势、......
儒家和法家政治法律思想差异代表了中国先秦时期治国方略的不同路向 ,形成了德治主义与法治主义的不同传统 ,并奠定了儒法互补的基......
先秦政治思想领域一直存在着重道义和重功利两种思想的对立。这种对立,在商代表现为商王朝崇尚严刑峻法和周邦倡导明德慎罚的不同,在......
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民意是国家稳定和延续的基本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法家分别继承了三代时期的王道与霸道,发展出强调民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