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抗日根据地相关论文
1977年1月13日,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一代宗师叶企孙先生溘然长逝,走得那样凄凉孤苦。当叶企孙在病床上向他挚爱的这个世......
直至今日,叶企孙,仍是一个罕为公众所知的人物。即便知道,对不少人而言,他也仅仅意味着一段传奇:清华大学教授,帮助抗日军民造地雷......
开国上将吕正操2009年10月13日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105年的传奇人生。在共和国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将军是唯一一位百岁上将。 ......
叶企孙(1898-1977),上海人,著名物理学家、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旋即赴美深造,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理学......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华北地雷战中,有一批科学技术人员.这些科技人员为“地雷战”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甚至是生命.rn一rn冀中抗日根据地......
编者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举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河北省档案局与河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60集微纪录片《世说新......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面抗日。1937年10月14日,国民党五十三军一三○师六九一团团长吕正操率部在河北省晋县小樵镇宣布起义,从此脱......
【正】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纵队,在全国各阶层人民的......
本文叙述了叶企孙(1898—1977)与"熊大缜案"的情况。熊大缜(1913—1939)是叶企孙的学生,在"七七"事变后赴冀中根据地参加抗日活动,......
1942年,冀中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这年5月,日寇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日伪军共5万余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
<中国共产党保定地方史>是中共保定党史研究室集1959年以来保定党史工作者40余年辛勤耕耘的心血结晶编著完成、由中央文献资料出版......
两弹一星元勋中的 清华人和西南联大人 在 1999年建国 50周年大庆前夕,中央隆重表彰并授予功勋奖章的研制“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
冀中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平汉、平津、津......
程子华与冀中抗日根据地阎玉峰程子华是1939年1月到冀中任冀中军区政治委员的,1942年10月兼任冀中军区党委书记。1943年8月任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兼......
<正>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1998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61周年,我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在展馆大厅和吕正操上将相会。建国后,我......
<正>1939年1月,八路军120师挺进冀中,先后进行了曹家庄、大曹庄、黑马张庄、石马等战斗,粉碎了敌人的第三、四、五次战役围攻,给敌......
<正> 1938年12月22日,贺龙、关向应同志奉命率八路军一二○师主力,从晋西北岚县出发挺进冀中,执行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帮助三纵队......
<正> 回民支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成长起来的一支民族抗日武装。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回民支队转战于冀中平原......
冀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平原抗日根据地.它的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建国以来,史学界对冀中......
在传统社会中,乡村女性实现自身社会流动的机会是比较渺茫的。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共政权迅速地在冀中乡村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并通......
抗日战争爆发后,伴随着冀中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发展和对敌武装斗争的需要,冀中文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形势。1941年,中国共产党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