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中国化相关论文
净评估兴起于冷战时期的美国,冷战结束后由国家安全战略净评估扩展到环境、作战、绩效、风险等各类评估,进而成为内容广泛的战略运筹......
方法论决定了研究对象的论述定位和空间。引入方法论即可开启观照香港电影的新视野,也可形成关于香港电影发展的新论述。与香港被......
在全球文化战争的语境中,中国的视觉文化形象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国内都处于一个滑落的过程。文化形象是国家整体形象中的最具长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历史的过程.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过程,也是中国改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核心并不仅仅是对中国革命与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成果的理论总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既不仅仅是......
“去中国化”不仅仅是20世纪中叶以来的政治行为,更是人类历史上反复出现的某种话语机制。18世纪启蒙时代西方思想界的“去中国化”......
东南亚华人社会从"再中国化"到"再华化"历经百年,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包含着"华人性"的复归。这种复归浓缩了东南亚华人百......
汉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生命力和传承力的文字形式。以共同使用汉字为特征的汉字文化圈,对东亚、东南亚各国国家制度、文化传统的形......
近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身陷全球化旋涡。伴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和其自身在国际上知名度的增长,其宿命化的身份焦虑反倒......
本展的缘起2012年8月,借"中德文化年"在德国举办的东风,我与德国学者阿克曼先生共同策划的"墨变: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在德国汉堡美......
探寻沈勤的视觉发展行迹,不难发现,沈勤个人的视觉发展行迹恰恰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在......
<正>认真看了吕澎助手蓝庆伟从成都寄来的画册《溪山清远》,一个最强烈的印象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文化情境与上个世纪"八五时期"......
<正>第3部分: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已经逐渐从模仿西方的"当代艺术在中国"向着有中国文化和......
<正>"以鲁迅为精神资源"这一表述在鲁迅研究中并不陌生。朱寿桐认为"鲁迅,其实已经超越了一般文学研究对象的范畴,成为我们这个民......
<正>东西方的价值观要素不一定非要不同,重在两者结构和序列不同。因此,儒家的价值体系里可以包容民主自由价值,只不过自由民主在......
近几年中国频繁和周边国家爆发"命名冲突"。然而学界对于"命名"在中国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一直认识不足。部分政府官员、媒体和学者......
本文结合新世纪以来的部分创作,着重谈了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重新连接传统文脉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谓的传统主要指1911年以......
因台湾《艺术家》出版社要出版我的著作《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8》,最近,我将二○○六年在国内出版的《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
<正>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是直接从国外的艺术思潮中影响、借鉴和挪用过来的;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迅......
反思中国当代美学,首先需要清理的是当今中国美学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什么。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包括当代美学研究中从普适主......
中国当代艺术的火热无法掩盖当代国际艺术体系的西方化实质,西方化国际艺术体系使得中国当代艺术遭遇合法性危机和发展性危机。在......
西方的"去中国化"使"汉字文化圈"萎缩,"再中国化"则是当代中国文化世界化的重要途径。文化强国的关键在"文化输出",文化的崛起在于......
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大国地位的崛起,大国文化安全必然提到议事日程。本文对当代中国文化中西方后现代虚无性和“妖魔化中国”的危险......
中国当代艺术的火热无法遮掩当代国际艺术体系西方化的实质,西方化国际艺术体系使得中国当代艺术遭遇很多潜在的发展性危机。在国......
展览时间:2014年11月29日—2015年1月29日展览地点:成都知·美术馆人在经过成长教育获得生存经验之后,会从一种文化大同的模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