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方化相关论文
\"余亦存余梦,飞光嚼采韵\"是吴大羽在《谈艺录》中对自身艺术特征的概括。在20世纪中西方艺术思潮融合、西方现代主义不断涌......
以《中国法律之批判》(1942年)为中心来解读和把握蔡枢衡的历史社会法则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及其综合见解分析的路径,并在此基础......
2016年全球进入"后西方、后秩序、后真相"的时代背景下,政治传播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解释力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本文通过......
通过全面回顾"四种理论"和"去西方化理论"发展过程的历史、社会语境,并充分运用跨学科视角探究其中的关键概念的语义、语用,可将传......
<正>回到马克思主义观的知识生产场域之中,回到马克思新闻观的理论结构逻辑当中,回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再思考当中,才有可能......
中国近代史学界对西方中心主义有一定批判,不足在于对于西方中心主义在新中国建国前的学术主宰以及建国后对国外去西方化的报导及......
<正>什么是"后西方社会学"?什么是"后西方社会学"?我担心,一看到"后西方社会学"这个短语,有许多人会认为这是(或应该是)一种"非西......
<正> 《书城》: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与20世纪中国是基本相同,还是将有所不同?甘阻有所不同。中国在上世纪的中心问题是要建立......
反思中国当代美学,首先需要清理的是当今中国美学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什么。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包括当代美学研究中从普适主......
<正>随着我国对外传播进入"深耕细作"阶段,学界和业界对全球传播的思考和实践也更为丰富和多元。9月2日-3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
从19世纪起步的中西新闻比较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西报人、学者、传媒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建构了中西新闻比......
王国维1908年撰写《人间词话》126则,稍后从中择录63则并补写1则,分3期连载于1908—1909年之《国粹学报》,影响寥寥;1915年1月,王国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