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系数相关论文
水平向减震系数是隔震设计的重要指标.将上部结构与隔震层刚度之比作为基本变量,通过双自由度等效模型对减震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
某学校学院楼项目结构高度为23.5m,下部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有一大跨度钢桁架结构横跨在两端教学区结构上。研究了铅芯橡胶支座......
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和毁灭性的自然灾害,自古以来,人类与地震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每发生一次大地震就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层间隔震技术自基础隔震发展而来,在实际中应用尚且不多,且规范对隔震建筑的高度和建造场地都有限制,目前也鲜有涉及到应用剪力墙......
耗能减震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热门的抗震技术,是工程上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适用于新建建筑和已有建筑的耗能加固。该技术通过在结......
首先分析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隔震结构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基于迭代方法,对砌体结构隔震加固的简化计算方......
摘要:隔震设计是建筑框架结构总体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在介绍框架结构......
建筑结构采用隔震设计是一种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的方法。泉州第八中学科学实验楼设计采用橡胶隔震技术,柱底设置隔震支座,有效地延长......
北京某车站上盖开发项目,为大底盘多塔结构,大底盘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首层是动车所及检修库,二层是小汽车库。上盖住宅部分采......
详细论述了山西高烈度区某幼儿园建筑采用隔震技术的分析方法及流程,采用隔震技术后延长了整个结构体系自振周期,降低了输入上部结......
由于底部可利用的大空间及隔震层设置的便利性,大底盘隔震的塔楼结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塔间距变化对......
在既有建筑的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增设隔震层,可以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间接”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通过分析了某一建筑......
基于钢筋沥青隔震层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将钢筋沥青隔震层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受力钢筋简化为上端有水平力作用下的理想轴心压杆......
本文在拟动力装置上对自行设计的孔隙式粘滞阻尼杆件进行了性能测试,并用其替换双层柱面网壳的部分下弦杆进行了被动减震控制的振......
针对高烈度地区的实际工程案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阐述了高层剪力墙结构隔震分析与设计细节。对高层剪力墙隔......
5.12汶川地震及随后的多次余震导致绵竹市底框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针对绵竹市典型震损底框房屋提出钢结构+层间隔震快速加......
结合某综合门诊楼的工程概况,确定了该建筑的隔震设计目标与基本设计参数,介绍了隔震层的设计方案,并通过模型,对隔震层进行了中震......
以山西省太原市某工程为例,阐述了建筑隔震设计的流程,并对隔震和非隔震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从分析结果可知,采用隔震技术后,大大......
为了研究适用于村镇低矮砌体房屋的隔震支座,对五种小直径铅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进行水平刚度试验,研究隔震支座水平剪应变、第二形状......
首层柱顶隔震技术拓宽了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采用首层柱顶隔震技术不仅可以达到隔震减震的目的,还可以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的要求.......
结构隔震后周期明显变大,避开地震动卓越周期,能够降低上部结构地震作用。本文以一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采用ETABS对结构进行隔......
采用弹性时程方法,对采用带铅芯的橡胶隔震支座与滑动隔震支座的组合布置形式的大底盘双塔高层隔震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主要包......
隔震技术已在国内外地震高烈度地区建筑工程中得到应用,在实际地震中表现出优良的抗震性能。隔震技术改变了传统抗震技术以抗为主......
对某抗震减灾技术中心高层框架结构进行了隔震设计,包括隔震结构的计算分析、隔震支座技术参数与几何尺寸确定、隔震支座布置设计......
我国的抗震设计规范对于隔震这个模块大多数都是指导性的,相关理论通常比较简单,而实际应用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在性能化设计过程中......
针对地震中破坏严重的村镇低层房屋结构,提出土工加筋橡胶砂复合垫层隔震方法。用橡胶砂、土工格室和土工格栅构造厚度为200 mm、......
运用ETABS软件对某高烈度区的结构进行了隔震计算,通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的时程分析,确定了隔震垫的布置形式、水平向减震系数。......
在振动台模拟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减震系数的修正方法.对有沥青油膏和无沥青油膏两种情况减震系数的试验值和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高地震烈度地区,高电压等级配电装置楼屋内二层及以上电气设施强度一般难以满足抗震要求,且设施布置复杂荷载大,结构抗震设计不......
建筑采用隔震技术可以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有效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以新疆某学校为例,详细论述了学校建筑采用隔震技术的分析......
简要介绍了合肥市推广应用建筑抗震新技术(减震隔震技术)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通过近年来全市应用消能减震新技术的典型工程,介绍消能减......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提出采用工程软件实现基础隔震计算分析的多种简化方法,主要包括计算模型的建立和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对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计......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消能减震设计计算中,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时可采用线性分析方法计算,按消能减......
国内规范对于隔震设计的相关规定大多是指导性、原则性的,理论解释较简单,实际应用却会遇到许多问题。以层间隔震为例,在性能化设......
介绍了我国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第 1 2章隔震建筑设计的内容 ,其重要特色是把隔震设计和传统抗震设计尽可能......
结合高烈度区工程实例,采用两阶段设计方法,设计并分析隔震结构各部位不同抗震性能要求及隔震构造,同时进行了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
利用Etabs软件,对某高层隔震建筑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时程分析表明:在8度(0.3g)中震作用下,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相比,隔震层以上最大减......
项目底盘结构和上部剪力墙结构采用隔震层相连,形成高位转换且上下刚度相差大的结构体系。介绍层间隔震设计特点及采取的构造和加......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中隔震设计是采用减震系数的方法,但是隔震参数在不同配置时的减震系数研究还比较......
“5.12”地震后,建筑隔震技术在灾区重建中得以大力推广,但由于国内大多工程技术人员对隔震结构不甚熟悉、隔震分析设计软件匮乏,......
对某底层为架空层的教学楼进行了底层柱顶隔震设计和动力响应分析。时程分析表明:在7度(0.15g)中震下,减震系数为0.36,减震效果明......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主体结构弹性工作时可采用等效线性分析方法来分析计算,其中,确定等效......
以唐山市的某六层运动器械框架办公楼为例,在柱底设置隔震层。通过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非隔震结构和隔震结构进行了设防地震和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