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形印纹相关论文
赣江——鄱阳湖流域,在古代是北方通往岭南地区的必经过道之一,是中原文化进入江南的门户,又是长江上游与下游、东南文化与西北文......
银洲贝丘遗址位于三水市白坭镇东南约6公里处,北距市府所在地西南镇约15公里。坐落在银洲村东侧一座孤立的椭圆形岗丘上,当地村民......
飞鹅岭文化——广义的西樵山文化。飞鹅岭(北纬23°12′)位于广州市东北郊龙眼洞华南植物园内。1956-1957年在飞鹅岭及其周围的10......
<正>几何形印纹陶是我国江南地区(主要指东南、中南)古代物质文化中重要的特征之一。几何形印纹作为一种装饰艺术,早在新石器时代......
<正> 在我国南方古代社会的物质文化中,人们较普遍地使用着一种几何形印纹陶器。 这种陶器器皿的特点,首先是在器皿表面装饰有各种......
<正>一"如果历史不仅仅是‘文字’书写的历史,‘实物’本身也在‘书写——构建’着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那么‘中原’与‘周边’的划......
<正> 闽侯昙石山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对于认识这个地区原始文化的面貌,探索福建古代社会的历史,都有其重要意义。遗址先后曾进行了七......
1982年春,我们去建阳县搞文物调查,在将口乡新建村的平山发现一处汉代遗址。其后,崇安城村汉城考古队进行复查,发现不仅平山有较......
1984年秋,珠海市文物普查队在淇澳岛调查发现了后沙湾、东澳湾、亚婆湾和南芒湾等四处古文化遗址。其后,广东省博物馆文物队会同......
鱿鱼岗遗址位于南海市西南约20公里的百西乡水边村北,东北距广州约40公里。遗址东南7公里是著名的西樵山,珠江主流西江于其西南约......
【正】 一九五九年三月,在地当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冲的安徽屯溪市西郊奕棋村,发掘了两座西周中晚期的墓葬。①墓中出土精美的青......
<正> 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周仁先生等曾对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的制陶工艺包括张家坡西周居址陶瓷碎片以及我国历代名窑陶瓷......
<正>"人类的视觉图像并非凭空产生,是创造者与特定视觉环境作用的产物。若要分析其物质层面与社会情境,必须理解其功能与视觉作用......
<正> 吴越文化是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古代人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贡献.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切部分.早在1936年.就有蔡......
<正> 本文所指的南方,是指北纬33°以南,东经108°以东的中国东南方(包括台湾、海南省)。以行政区域划分,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淮......
<正> 在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址里,常见有一种在器表上拍印几何形纹饰的陶器,在考古学上称为印纹陶或几何形印纹陶。这......
【正】 几何形印纹陶是古代南方百越民族重要的物质文化特征之一,它产生于浙、闽、粤、赣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发展兴盛于相当......
<正> 几何形印纹陶器(包括原始瓷器)是我国华南与东南地区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内涵之一。自1914、1915年在广东省南海县南越文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