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熟文化相关论文
【正】 现在不少同志论述“湖熟文化”分期、渊源时,早的提的很远,差不多到夏代,晚的到了战国早中期,时代跨度确实很长,文章中提到......
【正】 "湖熟文化"是南京博物院于1951年3月在江苏省江宁县湖熟镇最初发现的。此后,经过多次的调查,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址在江苏、安......
宁镇山脉是万里长江入海前最后的依傍,秦淮盆地则是宁镇山脉怀抱中的天生尤物,盆地中流淌着秦淮河水系,包括秦淮的两大支干——句......
苏州科技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叶文宪教授长期潜心于东周列国历史文化和先秦历史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去年他策划组织了一批治学严谨、......
期刊
<正> 前言从一九六五年始,笔者在西日本,从稻开始对谷类的栽培进行定向研究后,根据绳文时代晚期遗迹和遗物,发表了《绳文晚期农耕......
淹城遗址.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西南部的淹城自然村,处在武宜路西侧。东南滨太湖,西南与涌湖为邻。淹城遗址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
在宁杭城际铁路江苏段的文物保护工程中,溧水二塘头遗址是现存较好的一处台形遗址。2009年徐州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
花山湾古城遗址位于镇江市区东北花山湾的丘陵土山上,北距今长江岸约700米,西北距北固山北峰上的甘露寺500米(图一)。城垣大部分依土山夯筑而......
<正>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其文化传统绵延数千年从未中断。在这一历史条件中形成的中国金属文化具有十......
<正> 湖熟文化遗存.根据近十多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和综合研究.其文化内涵不仅含商文化一大段,而且包括太伯、仲雍奔吴之时起的吴越......
<正> 湖熟文化遗存遍布长江南北,时间跨度在十几个世纪之上,而且历经了从原始社会向文明时代迈进的巨大变革,其本身的文化面貌相当......
<正> 解放十年来,由於党和政府的重视,江苏的考古工作随着各项基本建设的蓬勃开展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原始文化遗址的发现数量......
郭家山遗址是目前发现的距江苏南京城区最近的,较大型的湖熟文化遗址。遗址商代至西周春秋文化层的植硅体分析,揭示出南京地区在商......
<正> 长江下游南岸,从南京到镇江附近,丘峦起伏,秦淮河蜿蜒于群丘之间,开辟出许多河川平原。在这些肥沃的小平原上,以台形为特征的......
<正> 江苏长江南岸茅山以东的太湖水系地区,为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这里除少数的孤丘,广大的太湖平原,地势都很低平,河湖网布。由......
<正>湖熟文化是江南土著文化与北方文化融合而成的一种地方青铜文化。其中含有大量的北方龙山文化,山东岳石文化和中原商周文化因......
<正> 一史载周族古公亶父之子太伯、仲雍南奔荆蛮,“自号句吴”,至其十九世孙寿梦时“称王”,始为强国。然而,“句吴”究竟因何取......
<正> 一、湖熟文化正名研究湖熟火化,不能不涉及到土墩墓.1954年丹徒大港烟墩山一古墓中出土了著名的《宜侯矢簋》,多数学者主张《......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宁镇地区是以沿长江南岸横向展开的宁镇山脉及与之呈丁字形相交、南向延伸的茅山山脉为骨干,范围西至苏皖界山,东至武进孟......
【正】 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王家山遗址(又名聂家城头山),位于沪宁铁路线丹阳车站北约500米处,西近三间屋村,南有小河蜿蜒东流......
【正】 1964年5月间,在高淳县里溪村村北,发现了一批古代铜兵器,共计三十件。我会获讯后,曾先后两次派人到出土地点进行调查和探掘......
【正】 一、前言太岗寺遗址在南京中华门外西12公里西善桥镇南,是南京博物院1957年6月普查时发现的。遗址在一楕圆形的台形土墩上,......
【正】 一南京博物院于1951年春在江宁湖熟镇附近秦淮河流域首次发现"台形遗址"15处,1957年在苏皖宁镇山脉地区4000平方公里以内普......
<正> 解放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吴国地域内对遗址和墓葬经过科学的发掘和文物征集工作,发现有石、蚌、铜一类的农业生产工具,它使我......
自1959年屯溪土墩墓发现以来,关于皖南地区青铜器和青铜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开展。但限于田野发掘资料的短缺,关于该地青铜文化源流......
一、徐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及岳石文化的关系苏秉琦先生曾正确指出,"徐夷、淮夷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如果把......
<正> 左湖遗址位于镇江市丹徒镇南1公里处的左湖村西北,与长江遥遥相望。在遗址西北起伏的丘陵岗地上,有6座呈半弧形分布的土墩墓,......
<正>秦淮河地处江南宁镇山脉地区,全长110公里,流域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对该地区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
<正> 宜侯矢簋(以下用△△代器名)是1954年在江苏丹徒大港烟墩山墓出土的西周时代重器。器底内铸铭文120余字,大略记述了周初改封......
[概论]自公元1914—1915年于广东省南海县南越文王冢中出土的'几何印纹陶'算起,至今已有62个年头之久了。在这期间,我国东......
<正>吴和越是两周时期长江下游的两个国家,在春秋战国之际先后称霸中原,吴越考古是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学课题之一。一.吴越考古......
炭化植物遗存的分析结果显示,丁家村聚落的生计以农业生产为主,采集野生植物资源作为补充。农作物包括粟、黍、稻、小麦和大豆,属......
<正> 因为这次会是“湖熟文化”命名30周年的一个学术讨论会,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湖熟文化”的名称?我完全同意王世民先生的......
<正> 滁河,古称涂水.是长江下游的支流,河源出安徽肥东县东北,东流经安徽含山.全椒、滁州和江苏江浦等地,于六合县入长江,滁河流域......
<正> 秦淮河是南京地区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所谓“金陵之水,以淮为经。”它在南京城的发展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正>看了《世纪》杂志上(2006年第4期)刊登的《为护古城墙倔死的朱偰》文章,使我想起一代文博大师曾昭燏女士,这也是值得一忆的历......
著名女博物院院长曾昭燏沈道初曾任过南京博物院院长的曾昭,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考古学家与博物馆学家。她于1909年(宣统元年)2月3日出生在湖南......
2005年6~7月,南京博物院对新浮遗址进行试掘,发现了灰坑等遗迹,出土陶器、石器以及少量的原始瓷器等遗物。该遗址属于早期湖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