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确认金额相关论文
随着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和资本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混合金融工具迅速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企业的筹资和投资环境。如何合理的确认和......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金融资产的一种分类,是会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定义理解、账务处理以及在账务处理中应......
<正>金融工具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各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名称基本上揭示了各自的后续计量规则。关于金融工具计量相......
一、权益工具 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从权益工具的发行方看,权益工具属于......
为解决上一轮信贷业务快速扩张带来的资本不足问题,2010年以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纷纷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使资本充足率......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一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将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执行,其他......
<正>《新准则》允许将原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该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此举更符合现金流量套......
<正>一、摊余成本的本质分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三条对摊余成本的定义如下:金融资产或金融负......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与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和2002年开始实施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在“......
<正>通常,从合并前后法人主体的变异情况分析,企业合并的方式包括控股合并、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在吸收合并中,合并方将取得被合......
<正>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权益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的差异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正>一、BOT业务的概念、条件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即"建造一经营一移交"。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与私营财团的项目......
<正>一、准则概况(一)背景与历史企业合并的的会计处理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最重要和最具争议的领域之一,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制定与......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要求于2007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因此,学习和贯彻......
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关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会计核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购进时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中,指出了摊余成本的概念,并规范了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但在实务中,......
<正>为了规范担保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财政部早在2005年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遵循我国新会计准则和指南,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本文就我国现有市场条件下浮动利率债券的后续确认和计量进行了相关探讨......